保定欲使老城再现明清风采
来源:燕赵晚报 日期:2006-10-11
拥有众多文物古迹的保定古城区将对自身城市文化形象进行重新定位。记者获悉,根据该市最新出台的《关于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实施意见》,保定市将大规模恢复古城区原有面貌,凸现“灰墙黛瓦、书院衙署、槐柳荷花”的明清风貌。
据介绍,以裕华路,东、西大街两侧区域为主的保定市古城区,汇集了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大慈阁、钟楼、光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淮军公所、清河道署、清真寺、老城墙等多处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多元建筑文化特色。但淮军公所、光园等目前破旧不堪,古城区内夹杂的一些现代建筑也与古城区整体形象不符,为此,保定市将对古城面貌进行大规模恢复。即将实施的古城区面貌恢复工程包括:
恢复直隶总督署西路幕府院、西花厅部分建筑,修缮开放曹锟公馆“光园”;进一步恢复古莲花池原有景观,重现古莲池“小中见大、宛若天开、城市蓬莱”的亭园胜景,弘扬光大闻名中外的“莲池书院”文化;整治大慈阁周边环境,拆除与古建风格不协调的周边建筑,重现“市阁凌霄”的恢弘雄姿;扩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建设名人雕塑主题广场;修缮淮郡公所,辟为民俗文化博物馆、地名文化博物馆、保定历史博物馆和戏曲博物馆。搬迁改造与古建风格不相宜的众议院,修缮利用清河道署,使其与淮军公所徽式建筑群连片构成新的古城景点。
对西大街、城隍庙传统街区进一步整治修缮,保护和恢复两侧的明清建筑,恢复代表保定传统商业文化的“稻香村”、“槐茂酱园”、“协生印书局”、“乐仁堂”、“万宝堂老药铺”等老字号。结合实际恢复传统街巷名称,恢复护城河“上谷八景”部分景观,建设开放式的“保定古城遗址公园”。
该市同时将在新城区完善各种公共设施,加快文化中心、会展中心、博物馆、体育馆的规划建设,为古城区面貌恢复腾出充足空间。
编辑:夏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