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投入近2000万元修缮保护渠县"古汉阙"
来源:新华网四川频道 作者:杨三军 邓良奎 日期:2006-1-15
记者从四川达州市渠县文体局了解到,国家将投入1985万元,从今年起用5至10年的时间,对渠县的“古汉阙”实施抢救性修缮保护。近日,这一抢救性修缮保护规划已获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审通过。
据介绍,渠县被命名为“中国汉阙之乡”,其境内共有6处、7尊,约占全国尚存20余处汉阙的四分之一。渠县汉阙是我国现存于地面上时代最早、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仿木结构古建筑遗存。它分布于该县北部土溪镇与岩峰镇之间不足10公里的古驿道旁,均属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渠县汉阙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冯焕阙和沈府君阙,它是我国首批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东汉书》就对其阙身风格怪异的铭文和丰富生动的图案作过详细描绘。据多次到渠县考察的我国著名古建筑学专家罗哲文介绍,汉阙是东汉至西晋建造的石阙之统称,它是古代建筑群落前所建立的一对左右对称的建筑。阙既是建筑物主人显赫地位的标志,又具有装饰大门的作用,一般可分为墓阙、宫阙、城阙和庙阙。阙的建造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渠县汉阙不仅具有精美丰富的雕刻内容、精湛的雕刻技术、高超的建筑手法和完整的故事情节,还具有风格稳重朴素、雕刻精致简练、造型生动优雅的特点,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力学、美学、哲学于一体,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建筑艺术史上的珍品”。早在20世纪初,法国、瑞士、丹麦、日本、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便不远万里前往渠县考察研究。已故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人,也多次前往渠县潜心研究汉阙,并有专著。
为了更好的保护渠县汉阙,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古建筑文物研究院专家制定的《四川渠县汉阙保护规划》、《渠县汉阙修缮保护设计方案》、《渠县沈府君阙修缮保护设计方案》,于近日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审,规划投资分期实施汉阙修缮保护工程。主要是:建立防风化观测站点;景区道路改造;修缮汉阙博物馆及展示、服务设施;搬迁文物保护范围办的现建民宅、培育生态保护屏等。据介绍,渠县汉阙的保护建设可以更好地保护历史遗存,实现历史文化的永续利用。
编辑:可可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