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龙城一批名人故居将重展“旧颜”
来源:常州龙网  日期:2005-12-19

    名人故居多,是常州城市文化的一大特色。继黄仲则故居、吕思勉故居等一批名人故居先后修复亮相,最近,市文管部门遵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热心市民的愿望,按照文物工作计划,全面推进五项修复工程。此轮修复,将“复旧”名人故居十处以上,无论文物修复的数量、体量,均创历年之最。 

     市文委会修缮工程指挥部总监理唐三祥介绍说,本轮文物修复努力遵循四项原则:一,保存故居原有的形制、布局、形式;二,保存原有的特色;三,沿用原有的材料、砖木瓦石;四,采用原来的工艺技术和表现手法。为了保证“修旧如旧”,文保点的所有拆迁工作都由市文管会指定的古建工程队承担,安排古建专家现场监督指挥,砖瓦、台阶、檐柱、门窗等,所有拆解下来的材料都进行编号,在复建工程中一一对号入座。拆迁过程中拍摄了大量建筑物的照片、录像,供设计人员对比参照,以尽量保持建筑物原汁原味的风格。

    吴氏中丞第将由市中心麻巷移建至新北区薛家镇市民广场,今年10月开工,计划明年5月前完工。吴光悦为清代嘉庆进士,官至江西巡抚(从二品官)等职,清代尊称巡抚为“中丞”,故吴宅俗称“吴氏中丞第”。吴氏中丞第是“双重”文保单位,清末进士、著名史学家屠寄曾赁居于此。为了充分体现“修旧如旧”的原则,文管部门坚持:凡是历史上被破坏的建筑物内部结构和部件,这次要尽可能恢复原样,比如,许多花格长窗已不复存在,为了在形制上符合清代中期的建筑风格,古建筑公司踏破铁鞋,多次到各地农村寻觅收集一系列同一时期、同一风格的长窗。在拆除过程中,工程队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两棵老柿树,并拟移栽新址。吴氏中丞第移建后建筑面积3000多平米,将是我市历年来修复的最大一处名人故居。

    坐落于双桂坊的两孙故居,于11月底开工修复,占地84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多平米。两孙故居,是明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孙慎行,及其七世孙、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的住宅遗址。孙慎行,万历探花,官翰林院修编,礼部尚书,著名政治家,《明史》中有“孙慎行传”。孙星衍,乾隆榜眼,著名经学家,图书目录学家,有“天下奇才”之誉。修复中,为了恢复原样,文管部门特地找到故居知情者提供原貌信息,并召开现场论证会,确定修复方案和实施细节。

    西瀛里地块开发中,划出3000多平米文保区。文保区内将修复传胪第、太平天国志王府和济美里、民元里1号砖雕门楼等多处文物古迹。为了恢复志王府、济美里原汁原味的风貌,文管部门在拆卸环节花足了心思,所有建筑物都搭建脚手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负责,并实行“原班人马拆卸,原班人马修复”的方法。在志王府拆迁过程中,细心的工程队还发现并保护了 

    天花板夹缝中一颗未爆炸的炮弹,经考证是太平天国时留下的遗物,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前后北岸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之中,动迁工作全面铺开,修复工程将于明年开始。前后北岸是我市第一条开始修复的历史文化街区。明清时期,此地有“半湾都是诗人屋”之誉,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终老地藤花旧馆,清乾隆榜眼、著名经学家庄存与故居,著名史学家赵翼故居,著名诗人黄仲则故居,常州画派创始人恽南田终老地瓯香馆,清乾隆进士、漕运总督管干贞故居等均坐落此地。1643-1754年的百余年中,前后北岸走出了杨廷鉴、吕宫、赵熊诏、庄培因四名 

    状元,堪称名副其实的“状元街区”。

    作为工作在文物保护第一线三十多年的“老文物”,唐三祥介绍说,在目前实施的五大文保修复工程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就是前后北岸街区的修复与保护。前后北岸工程的关键,不仅是单个文物点的原样恢复,更重要的是整条街区的风貌恢复,以往我们关注的都是点的保护,现在意识到,需要保护的更重要的是历史文化风貌,即“文态环境保护”。我市文管部门在前后北岸修复规划中,以此为目标,努力保持其文风蔚然、人文荟萃的独特风貌。
编辑:夏腊梅
名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精神蕴涵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明十三陵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名称皖南村镇中的风水术

类别风水玄学
名称北宋山水宫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秦汉宫苑“一池三山”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蓬莱阁加强文物安全保护
 ·西安将对“大唐西市”“大唐..
 ·登封会善寺近日修缮完毕 即将..
 ·北京全面启动保护长城工程 将..
 ·唐代古建“慈源寺”将整体移..
 ·明泰陵300年來首度大修 總投..
 ·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
 ·上山遗址发掘面积再度扩大(图..
 ·国家文物局长建议故宫“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