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艺术 >> 古建法则 >> 正文
颐和园中的中国古典园林文化
来源:古建中国  日期:2018-1-29
    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态。中国园林伴随着山水文化和隐逸文化而逐步形成发展,成为可游可赏可居、体现园主人格追求和精神世界的场所。中国园林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东、西方造园理念和实践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流派都对中国园林产生过深远影响,成为园林创作的主导思想、造园实践的理论基础。儒家倡导的山水园林是美育人性的空间;道家的“道法自然”、“壶中天地”等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哲学文化基础;佛教追求的佛国净界和丛林制度促成了佛寺园林艺术空间。

    “君子比德”是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化价值取向,“与民同乐”是封建社会公共园林的仁政文化追求,“兼济”、“独善”等思想规定了古代士人园林的风格。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表征理想人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儒家的主要典籍对君子有过多种界说,其中,“君子比德”说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阐述君子人格的方式,“所谓比德,是指以自然物(山、水、松、竹等)的某些特点使人联想起人的道德属性,借为人的道德品格、情操的象征,因之赋予自然物以道德意义”。儒家在描述君子的人格特点时,常常以自然物的各种特点来象征君子的各种品德,使君子形象通过自然物表征出来,从而使君子这一道德上十分完善的伦理人格形象化,变得可亲可近,可感可触,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因而,在许多中国美学史著作中,都把“君子比德”说作为儒家的美学理论来加以阐释。确实,“君子比德”说鲜明地反映了儒家的美学精神和审美兴趣。      

    纵观我国园林史,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就是盛世兴园。凡是国泰民安,必是大兴园林之时,反之也如此。

    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因此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     

    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这也是颐和园仁寿殿命名的真意。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遵循了“法天象地”、“道法自然”等道家思想,造园的过程从哲学层面阐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颐和园“一池三山”的整体布局体现着这一思想。     

    佛教传入中国后,即改变了早期印度佛僧不事农桑、栖居窟龛的生活环境。唐代以来,禅宗佛学所倡导的“心性本净”、“无所往而生其心”等思想受到士大夫的推崇,影响到文学和园林的发展。佛寺园林成为佛教文化载体艺术空间,佛家所描绘的“佛国净界”,其景象其实是一个园林艺术空间。
编辑:珊瑚树
 ·三门峡两遗址公园被列入国家..
 ·北京将提亮中轴古韵
 ·山东加强对重点文物保护补助..
 ·陕西首家移民搬迁博物馆开馆..
 ·重庆安达森洋行旧址将建成故..
 ·河北崇礼太子城遗址或为金章..
 ·专家聚首北京研讨传统石刻艺..
 ·磐安大盘山博物馆完成布展工..
 ·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浓缩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