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大宅门
5个天井、218扇门、608根柱子,多的时候住过120人。现在,还有三户人家住在这里。
杭州建德大慈岩镇的上吴方村有一座神秘老宅,上下两层全木结构,找不到一根钉子。走在其中,一不小心就会迷路。
最近的旅游资源普查,让这栋老房子“重见天日”,并引发了诸多猜测。
这栋民宅由谁所建?为什么这样设计?居民都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门门相通?
“长弄堂”
上吴方村位于大山深处,南靠金华兰溪、衢州龙游,西北临淳安,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老宅这次打开大门,迎来了村里的文化员、镇里的干部,还有文保所的工作人员。方会刚是村里的老文化员,他和其他村民一样熟悉这栋房子。“知道有很多门,而且门门相通,有些奇但不觉得怪。”他曾丈量过它的大小:总长约110米,宽约46米,高约10米,7堂3轩结构。占地近5000平方米。
老房子无名,因为建筑的正中有一条长长的过道,平时村民就叫它“长弄堂”。
农村里的弄堂一般都由多栋紧挨着的房子相向而建形成,这让人们以为“长弄堂”可能不是一栋而是多栋房子。
“经过考证,可以准确地判断,这就是一栋房子。”陈志昌是原大慈岩镇文保所所长,他的判断依据是:弄堂两侧的房子是同地基同墙体,就连建筑风格、用料、工艺都完全一致。
粗粗统计:老宅主体建筑有5个天井,大约有218扇门和608根柱子,可能建于明朝。
在“长弄堂”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还建有附属房多套。弄堂两侧是房屋,一楼住户都有门通向天井;二楼则依天井而建,小楼间有多扇木门连通……
捉迷藏
今年8月,钱江晚报记者两次进入该村采访。
“小时候,二楼的所有门都是通的,最好的捉迷藏的地方。”今年81岁的方挺生口音很重,他在这个房子里住了70多年。
“太小的孩子不让玩,容易‘迷路’出不来。”他在“长弄堂”里有房5间,面积约145平方米。小时候他曾听大伯说,这栋房子建于太公的太公之前,好几百年了,最多的时候住有15户人家约120口人,“父亲兄弟6个都住这儿,爷爷两兄弟也住这儿,所以房子里住的可能都是一家人。”从几年前搬出老房子住到二儿子家后,他一直很怀念这栋房子,时不时就回去看看。
从方挺生家走出,绕过天井南侧就有门,推门进去就是方挺生的侄子方永章家。他今年55岁,目前还住在长弄堂,家里有三间房。“老房子冬暖夏凉,房子收拾干净了,一只苍蝇一只蚊子都没有。”不便之处也多,他在纠结要不要找个新的住处,“关键是潮和吵。”
不用出大门,一楼任何一户人家都能进入到另一户人家去;二楼更加便捷——如果不是后人封堵了房门,可以一直走,从北边上楼后可以穿过十几道门,再从南侧的某一户人家下来。
但如果你细细参观,一绕两绕就可能迷失了方向——每一处雕刻、门窗、楼板都是一样的沧桑斑驳,找不到寻路的参照物。
五进的大宅门很少见
属清代的徽派民居
“杭州建德有如此大规模的宅院实属难得。”杭州古建筑保护专家、杭州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说,老宅属于徽派民居,皖南及浙江新安江流域较多。他说,古民居的建造者很有智慧,徽派民居的榫卯结构不用钢铁、钉子,就能搭起百年不倒的房子。
仲向平说,目前没有史料印证房子的年份,但从风格上可以推测建造于清代或更早,建造者应当有较大财力、人丁兴旺。“只有在封闭的农耕社会,才有群居的可能,辛亥革命后家族逐渐分崩离析,家庭聚不拢,也没有人再造大宅了。”
“图片中可见封火墙,它夏天隔热、冬天保暖,常年防火,也是建造智慧的体现。”他推测,古宅一层集家祠、礼仪、社交等于一体,二层是“走马楼”,用作居室。对于“门门相通”他认为是表达了建造者“融洽、和美”的美好祈愿,希望兄弟姐妹、子孙后代聚而居之又互通有无。
“杭州曾有以百千计的‘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宅院,而今三进宅院已经少见,四进几乎绝迹,更不用说建德这种‘长弄堂’,应当得到重点保护。”这样的建筑保存完好,一方面是因为它地处偏远,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后人的保护。仲向平说,自己关注、研究古建多年,在他的印象里,杭州地区还没有发现过类似“长弄堂”的民居。
目前,建德大慈岩镇已经展开对“长弄堂”的考证、发掘、保护工作。这栋古代民居背后的故事和谜团会慢慢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