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泰山行宫遗址
泰山行宫遗址位于济南市大明湖景区南部,百花洲景区东部,北为大明湖路,南为万寿宫路,西为岱宗街。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行宫始建于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是历城区开创年代最早的泰山行宫之一。明代、清代及民国多次重修,文GE时期彻底废弃,延续时间400余年。
为配合济南明府城百花洲项目对泰山行宫遗址的保护和展示规划工作,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10月至12月对其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以期获得泰山行宫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规模、占地范围、建筑布局等基础资料,为遗址保护、展示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勘探和发掘的区域位于百花洲东部,北至百花洲引水渠,南至万寿宫街,西至岱宗街,基本上属于遗址的核心区域。共发现房址4座、碑额两通、石雕赑屃两只。房址绝大多数破坏严重,仅存最下部墙体或部分墙基(均为石块垒砌),少数残留有铺地砖(或石板);个别房址有散水。发掘出土少量瓷片和脊兽残件等器物。
根据一般道教建筑布局,结合房址形制、发掘位置及文献记载,本次勘探和发掘的房址应为现存泰山行宫的主体建筑,行宫布局基本得以廓清,部分房址的性质得以明确。该行宫基本遵守了中国古建筑中轴对称的布局设计,中轴线上自南至北共发现F4、F2、F1、F3等四座建筑,分别为山门殿、前殿、东配殿、西配殿。通过各房址内遗迹的叠压关系、建造方法、相对高差及出土器物判断,现存泰山行宫遗址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分别为明代创修期、清代重修期以及民国重修期。
山门殿保存较差,其北部被现代建筑破坏。坐北朝南,东西长11米,南北残宽3.8米,面阔三间,中间为门道,东西两侧各有一门房。东西门房均仅存东西墙基和石板地面,墙基由三合土构成,非常厚实坚固。山门内的遗存可分为明代创修期和民国重修期两期,石板地面应为明代创修期地面,三合土墙基为民国重修期遗存。文献记载民国时期山门为两层门楼式结构,结合山门厚实坚固的墙基推断,文献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前殿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房址,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南侧有前廊,在晚期前廊南部由石砌墙封堵。室内东西长12.4米,南北宽8.7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北侧设门址,南侧门址无存,北侧门址保存相对较好,在晚期由三合土封堵。室内遗存主要有石板地面、青砖地面、神台及磉墩,分别为明代创修期、清代重修期以及民国重修期三期。明代创修期遗存包括石板地面及北侧三个放置神像的长方形大神台,石板地面保存较好,由形状不规则的石板铺成,大神台中间略大,东西侧两个略小。清代重修期遗存主要是东西侧的小神台及神台之间的砖砌地面,西侧有三个方形神台,东侧仅存一个,砖铺地面保存较差,残存很小部分。民国重修期遗存包括9个磉墩及封堵北门的三合土块,磉墩多为正方形,由砖、石及三合土混筑而成,其顶面基本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高于所有神坛,因破坏严重,未发现与磉墩对应的地面。该期应为民国时期因地下水位上升而重修。
西配殿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各三间。残存墙体宽0.57米,东墙向南有一南北向石墙相连,石墙南部被破坏,残长2.7米,宽0.5米,根据其位置推测应为西配殿的东院墙。室内东西长8.5米,南北宽4.25米。室内遗存主要有砖砌地面、神台及磉墩,分清代重修期及民国重修期两期。清代重修期遗存有砖铺地面和神台,砖铺地面保存较好,长方形青砖南北向错缝平铺,神台仅存底部。民国重修期遗存有砖砌地面和磉墩,均保存较差。
东配殿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残存墙体宽0.55米,西墙向南有一南北向石墙相连,石墙南部被破坏,残长4.7米,宽0.55米,根据其位置推测应为东配殿的西院墙。该院墙西侧有鹅卵石铺成的散水,保存较差。室内东西长7.9米,南北宽3.66米,室内遗存主要为砖铺地面和神台,为清代重修。砖铺地面保存较差,室内依北墙、东西山墙各有一长方形神坛并相联通,整体呈凹字形。
此外,发现两通碑额及两石雕赑屃,碑额一篆书阴刻“新建泰山行宫碑记”六字,一篆书阴线刻“重修泰山行宫碑记”六字,均分两列,碑额均通体浮雕有二龙戏珠图案。两石雕赑屃雕刻较为粗糙,赑屃头均遭到破坏,残缺不全。
本次勘探发掘,对泰山行宫遗址现存基址有了初步认识。不仅为保护方案的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对于研究明清时期道观的等级、布局及建造方法有重要意义。泰山行宫在明正德十一年(1516)创建之后,明、清及民国时期经过多次重修,尤其是室内地面多次抬升的现象对于研究济南市明清时期的水文、环境方面均有借鉴意义。此外,对于研究泰山祭祀的源流、演变以及地理分布也可以提供重要素材。同时有助于提升济南市的文化底蕴和旅游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