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依兰县城城西的牡丹江大桥下,施工人员从水中打捞出300余件文物,包含了清朝的“九孔透龙碑”、刻有依兰地方志的碑文等,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史学研究价值。
依兰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田守一是这件事情的亲历者。据他介绍,依兰县的老牡丹江大桥始建于1969年4月。“当年在建造这座桥时,大家文物保护意识薄弱,由于急于建桥,工人们来不及到深山老林里打石头,就都把附近的石碑、碎石等进行用来做大桥的基石,埋在水下。”
田守一说,虽然对文物造成了破坏,但是客观来说,埋在水下也是对文物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不是埋在了水下,不知道如今文物将会分散到什么地方。
发掘清晰龙纹“九孔碑”标志依兰县历史地位
据田守一讲,此次发现大块石碑是清朝三姓副都统、国家二品大员的墓碑,也就是说,只有官员任职期间立功勋,死后才能立碑,“九孔碑”是对官员生平业绩最大的褒奖和认可。从田守一提供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石碑上面刻着两条龙,龙鳞和龙麒都非常完好,雕刻的饱满而又精细。
据介绍,“九孔碑”又被称为称九眼透龙碑,是清朝的最高形制,皇宫用“九孔碑”诰封去世的功臣,它记载着在任去世的三姓副都统。依兰县作为三姓副都统的属地,从1732年,清朝在依兰设立副都统衙门,到1905年一共是50任副都统,统治着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直到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副都统领二品衔,按照清王朝的祖制,凡副都统到退休后,就会被召回京城养老,所以一般的副都统在京城故去。而地方立墓碑的副都统,属于未到退休年龄病故,或者劳累过度,在任期间死亡,所以朝廷给与优厚的待遇,颁布诰命诏书,制“九孔碑”,肯定他们的作为,“九孔碑”正是地位的标志。
刻有依兰地方志的碑文亮相见证依兰丰厚历史文化
此次发掘的文物不仅有象征着尊贵地位的“九孔碑”,还有关于记录依兰县的地方志石碑文。
据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原主任,地方史志专家柳成栋介绍,地方志碑文记录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貌、政治等,具有非常大的史学价值。对研究依兰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依兰作为满祖发祥之地的又一佐证。
碑文还涉及到光绪年间,曹廷杰在依兰县的工作的相关文字。曹廷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对黑龙江流域的民族、历史、地理、古迹、社会经济作全面调查的人。他研究边疆地理的目的是为了反抗帝俄对我国东北边境的侵略,为我国东北史地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有关曹廷杰的碑文以及地理志等相关文物的碑文并不清晰,还有待考证。
目前,依兰县政府、依兰县文物管理所等有关文化部门成立专家组,对文物进行集中保护、复原、研究。
打捞出来的九孔碑
打捞出来的九孔碑
有待复原与修复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