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钻探与发掘,考古工作者日前确定了我国汉唐时期最先进的水利系统——昆明池的面积和深度,并首次发现汉唐漕渠遗存。这些发现,填补了汉唐时期都城外大规模水利考古的空白。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从2012年起,对汉唐时期昆明池遗址进行了为期五年的考古勘探。经过勘探,较完整的确定了汉唐时期昆明池池岸的准确走向。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斗门街道石匣口村所在的位置,从宋代起就是大片农田。但在勘探中考古人员发现,汉唐时期这里正是昆明池南岸的所在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从这个地点往北就都是汉唐时期的昆明池了。早期是14.2平方公里,到了后来的时候,向东扩展到了15.4平方公里。”
据了解,汉唐时期昆明池先后兼具训练水军、城市供水、观光游览、水产养殖等功能。考古人员确定,水体面积庞大的昆明池,水源来自秦岭石砭峪,进水口就在石匣口村西北。而在池岸东侧、东北侧考古人员探明,昆明池先后存在4个出水口,均将池水引入位于池东的漕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漕渠)一方面供给汉长安城东郊和南郊用水,另一方面起了一个非常大的漕运作用。”
考古人员表示,漕渠与昆明池及其进水渠、各出水渠一起,构成一个庞大的人工水系。此次发现,填补了汉唐时期都城外大规模水利考古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