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典园林环境 >> 人工写意山水园 >> 正文
赵氏家族后花园—“清音阁”
来源:美食博山  作者:琴侠  日期:2017-4-17

    清音阁,是怡园内仅存的一处古建筑,因为前后有水,人们习惯叫他“水阁子”。清音阁就在现博山区文化馆院内。

    怡园,位于后乐桥东边的路北,与范公祠正对门。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与因园同时破土动工修建。赵执信的爷爷赵双美建了因园;叔祖父赵进美建了怡园,博山人习惯叫北亭子。

    怡园占地十七亩,过了后乐桥的北侧即是怡园大门,上几个台阶进入山门后得下几个台阶才到园中,范河岸是一溜半米多高的青石沿,河岸的柳树行枝条倒垂河中,园内有岗漪亭、清音阁、凉洞亭,绿滋斋,适我堂、清止阁、醉石轩等建筑,布置着假山,竹林,东北角上是吕祖老爷的大殿。清音阁在怡园的西北位置,为二层挑檐回廊式样,廊口两侧立柱上的木刻楹联,上书:“五六月间无暑气,三更夜里有书声”。从范公祠引过来的水,沿怡园的东墙环流,至清音阁两侧石槽,顺石槽双向围着阁子一圈流到南侧汇成一股,从石雕的龙嘴里喷射而出到阁子下面的水池里。水池命名为“鸢飞鱼跃”,水流自高处落下冲涤着池中的莲花座,水花四溅,游弋的鱼儿在水中嬉戏撒欢,池水满了后,会从西侧的缺口处溢流入范河,成为一夺目美景。

    怡园的始建者赵进美“1620---1692”,字嶷叔,号清止,秉持“严守礼教,诗书传家”的家风,是其兄弟之中的佼佼者,是明末清初的古文大家,诗人,于崇祯十三年(1640)考中进士,(与孙廷铨同一年)那一年他20岁,是赵氏迁入颜神镇继赵振业之后“北赵”的第二位进士。赵执信是赵氏第三位进士。

    赵进美一生,自20岁考中进士离乡进入仕途,到65岁辞官归乡,他的仕途应该是平坦的,出使江西宁,益二藩府,官位先后任职博士(七品文官),参政(从三品),按察使(正三品)。在45年的仕途中,历明清两个朝代。康熙十七年(1678)皇宫下诏遍求“博学鸿儒”,他是内阁的首荐人选。

    在明末清初的文坛上,赵进美颇具声誉,著有《清止阁集》九卷,戏剧作品有院本《瑶台梦》,杂剧《立地成佛》。与蒲松龄同时成为明清时期淄博地区有作品流传的戏剧家。

    怡园,是赵进美辞官归乡后修建的,那一年他65岁,从20岁外出到65还乡,他要给自己建一处安度晚年的静谧之所。他的大半生在江西、金陵、湖广、陕西、河南度过,选址这处依山傍水之地来修建怡园,院内的园林风貌又追随江南园林的幽静,看得出,他对江南的亭台轩榭不对称特点是极为讲究的,以假山为堆叠,引流水入庭院,这些移植的方法都在修建怡园时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特别是“鸢飞鱼跃”龙嘴水喷莲花座的设计,更显匠心独具,是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落差的特点而加以扩大,达到了阁、溪、水、鱼的和谐统一。这在北方园林设计中是颇具创意的。此景之美,后人在《重修怡园鱼池记》中记载:清音一阁尤为是园杰构,其前临方池、光开如奁、锦鳞数百尾游泳其中,上则周栏曲榭,凿石导水左右,环流自龙口奔出,下喷池际如峡泄瀑飞,其声冷冷,然而微波荡漾,鱼争出而噬沫以戏,或跃或潜悠然自得。

    然而,这么一处怡情盛景之地,赵进美只享用了7年便去世了,赵氏后人于康熙末年(康熙末年应为1722)将此处别墅售与淄川人翟建镛,以此推算,此处园林归属赵家只有37年。到乾隆十七年(1752年),博山乡贤蒋今长、钱兆昌等人捐资将园林购回,怡园的所有权又回到了博山人手中,此后将“适我堂”改建为吕祖殿,就是后人说的吕祖老爷庙。

    此后历代,怡园成了博山的一处公学之地,先后在此建立过“范泉书院”和官立高等小学堂,及后来的北亭子小学,俨然是博山人心目中求学深造,传播文化的圣地。

    无论派了什么用场,后人对怡园都没有进行大的改动,即便是成立了北亭子小学,也仅是在东侧靠山脚辟出一溜用院墙隔开,山门、小溪、假山、亭阁、大殿都完好的保留了下来。怡园,这个名字诞生了332年了,历尽沧桑保留了下来,就连修铁路也没有占它一分地,真正让怡园消失殆尽的是两个文化单位的进驻,最有文化的人干了最没有文化的事,把古建筑拆除后建了混凝土的楼房。鱼池,填埋了,仅存的清音阁的屋顶长出了野草,廊榭斑驳,悬挂匾额的铁钉锈蚀了。前几年,清音阁的匾额还悬挂在那里,去年秋天再去就看不到了,房檐下空空的,缺了点什么。

    前几年牌匾悬挂在门的上部,现牌匾已不知去处....

    每每夏天雨季,估摸着地下水饱和要出泉子的时候,时常起早赶到范泉看泉水涌出,再盼着泉水溢出在后乐桥上形成桥上流水的景致,一大早的,城市还没有开始喧嚣,小溪里的水潺潺的流着,此时的我,伫立桥头抚摸着石栏杆,静静地一人独享一年之中这宝贵又短暂的几天,朝北流进怡园的渠道早已堵塞,只有这桥上的小溪还在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是听范文正公的读书声?还是赏赵进美的院本《瑶台梦》?

    是读赵执信的诗句?还是看青州古道上的木轮车碾压的车辙?

    从桥上往南看去,依荆山脚下,顺范河一带,从南往北共有五处古建筑和历史痕迹可赏:因园,范公祠,青州古道,后乐桥,怡园。处处有底蕴,每处院落都深藏着一串故事,构成了山城的一道风景线。不禁唏嘘:游博山不游此地不为游也。

编辑:郁金香
 ·浙江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成立..
 ·广州:“老妈宫戏台”拆建现..
 ·闽南古建筑木雕展 唤醒古厝记..
 ·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
 ·河北:发现元朝忽必烈时期石..
 ·“圣城”古建大院重现辉煌
 ·山西文保:守望文明是所有人..
 ·水下考古,不仅仅是海底捞宝..
 ·陕西省将建考古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