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历史 >> 无小类 >> 正文
山西古建:官府建筑
来源:一点资讯  日期:2017-4-7
    市楼,最早出现在汉代画像砖和壁画中,楼阁造型挺拔,高耸入云,在古城一派青砖灰瓦的底色荫衬下,因其华美的身形更显得壮美而抢眼。

    平遥市楼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有300多年,保存依然完好。

    楼下原来的金井到底是不是真的“水色如金”,这里的位置又是否真的是城内的趋吉避凶宝地呢,这事儿现在谁也说不清。

    《史记注》讲:

    古未有井,若朝聚井汲,边将货物于井边买卖,曰市井

    这里讲的明白:古时候原是没有集的,每天早晨总要取水吧?趁着取水的功夫,好多人都聚集到一起来,有聪明人便趁机将货物一并放在井边买卖,就是市井的最初来历。

    市楼南侧有一副楹联,上联是“朝晨午夕街三市”,下联为“贺凤桥台井上楼”,横批为“金井古迹”。

    上联讲到平遥城中早中晚三次开市的习俗,下联说明此处的地理格局,一虚一实,描绘出明清时期平遥古城内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 

    清代楼阁

    这座楼高18.5米,通体采用重檐歇山顶,全木构营造,平面呈方形,楼底部是南北通行的要道,东西为砖砌的拱券门,四角存通柱,南北两侧悬挂有不同的牌匾,南侧是“金井古迹”,北侧为“古陶胜境”。在南面的两重匾额之间,悬挂有蓝底金字,工楷的“市楼”二字。

    楼的一层是过廊,底部柱子上有精美木雕雀替和彩绘,再向上是二层的平座。二层斗拱为五踩,双抄无昂,柱头斗拱采用连拱做法,平座有木作栏杆围绕,原先对外开放游客可登临。

    楼内用隔扇门分隔南北,形成明层和暗层,暗层里存有平遥民俗的社火物品如木轿等;明层中间设神龛,塑有关公像、观音、魁君像,三位分管不同的领域,是民间最崇信也是用途最实际的几位。在两侧墙体上,绘有《三国演义》连环图画,顶部为天花藻井,三层不能登临,斗拱用七踩。

    “踩”,是明清木构的通行叫法,往往存在五踩、七踩、九踩、十一踩、十三踩等说法,对应的则是斗拱的层数。我曾经在长治五凤楼见过明中期一座正殿,原是规格极低的悬山顶,檐下却采用六翘十三踩的斗拱做法,可说将技艺推至登峰造极的地步。

    清代中期,中国木构的建筑规格逐渐确定下来,很多建筑艺术的规制走向统一。

    这座横跨在南大街上的楼阁采用了内外两层柱网的结构,内槽和外槽之间用梁枋连接,形成双套框架,这大大增强了高阁的稳定性,相互拉纤,使得它在风雨不断的环境下能绵延数百年之久,可见晋中匠人的工艺水准之精湛。

    市楼顶部是黄绿琉璃瓦铺装,在北面的楼顶部用绿色琉璃瓦拼出了一个“寿”字,而在南面的楼顶则是一个“囍”字。

    讲到这里,平遥是山西的传统工艺之乡,琉璃艺术自然不是盖的。从明朝开始,山西就成为国内琉璃的重要产地之一,尤其是晋中一代,在据此不远的介休,洪山窑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琉璃在当时属于较为特殊的装饰构件,五彩缤纷,用琉璃瓦脊覆顶历来有规范,被广泛使用在寺庙道观、宫殿等处,而在市楼南北用琉璃拼出吉祥的字符,是较为少见的情况。

    楼阁做工很细,雕梁画栋,金漆彩绘,花卉、人物、鸟兽、器物、吉祥字符连番上阵,寄托了平遥人期盼平安祥瑞的心思。

    平遥市楼下现存11通碑文,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宣统年间的重修碑、功德碑都还算完整,这里面记载了市楼重修、扩建的史实和捐资人的姓名、行业。

    从乾隆二十三年到光绪三十一年,长达150年里,它历经5次翻新,每次翻修的开支都在数千两银子以上,而重修的经费来源却不是官方,而是民间募捐。

    从碑碣上可以看出,参与集资的商铺五花八门,既有客栈、货栈,也有铁铺、烟铺,更有油店、花店、典当行、帽店、箱店等行业,说明当时平遥城内存在的行业不在少数。

    在明代,平遥商业已有相当的规模;进入清朝,更是鼎盛时期,后来还出现了执中国早期金融界牛耳的众多票号,风雨沧桑的市楼,历经平遥经济起伏的波澜,静观不言。
编辑:郁金香
 ·浙江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成立..
 ·广州:“老妈宫戏台”拆建现..
 ·闽南古建筑木雕展 唤醒古厝记..
 ·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
 ·河北:发现元朝忽必烈时期石..
 ·“圣城”古建大院重现辉煌
 ·山西文保:守望文明是所有人..
 ·水下考古,不仅仅是海底捞宝..
 ·陕西省将建考古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