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修建碉堡的砖和水泥都是当年从德国运来。像这样原址原味极具成都文化历史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如今已不多见。
时光还得回溯到1878年3月的成都东门下莲池街。时任清政府四川总督的丁葆桢排除众难,创办了制造洋枪洋炮的四川机器局,这就是南光机械厂的前身。
作为清末洋务运动成都工业建筑的代表,四川机器局是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并施工的早期工业建筑,当时厂房约百余亩,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每座门旁都矗立着一座高约3层楼的坚固碉堡。从铁梯爬上碉堡俯瞰,不仅可以看清整个188间西式厂方的布局,还能远眺望江楼、川大等。
整座碉堡均用青砖砌成,共有3层,下两层均留有射击孔、瞭望孔等,第3层设有4个炮台。据史料记载,当时三官堂附近的九眼桥码头相当发达,水运航线四通八达,修建碉堡的砖、水泥等都是从德国运来的。1909年,四川机器局更名为四川兵工厂,该厂不仅生产步枪和弹药,制造机关枪和新式炮,还加大扩充,银圆局、造币厂、白药厂、制革公司等继之而起,四川近代工业至此开端。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军阀混战,兵工厂经历了多次关闭、开工、转手、更名。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兵工厂改为五十兵工厂,当局对该厂的控制也越来越严,而此时的碉堡也演变成禁闭工人的第一关口。“铜四两,铁半斤。”尽管王成仁已是80岁高龄的老人,但说起这个老厂规,他仍能脱口而出。1941年,刚满14岁的王成仁从华阳来到兵工厂当铸造工学徒,一进厂就被老师傅们三番五次地告诫这个严令。“铜四两,铁半斤”是指当时的搜查制度,如果工人出厂时身上夹带了超过4两的铜或半斤铁,就会受到被关入碉堡的惩罚,短则几天,长可达数月。那时,东南西北四个碉堡都安排了稽查,稽查们穿着笔挺的黄色制服,有的持棍有的佩枪,低低的帽檐下总是射出让人感到寒意的眼光。
1949年底成都解放,兵工厂变成了四川省机械厂,后来几经改革变成了南光机械厂,现在则成为了一家民营企业。随着工人们当家作主,碉堡作为临时监狱的功能已不复存在,逐渐废弃成为了老成都的一道风景。
2006年,原南光机械厂迁到郊区,开发商对老厂房进行拆迁,4座百年碉堡如今只剩下东面这一座了,它就跟风烛残年的孤独老人一样,苟且偷生地“活”在这座城市的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