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慈化禅寺
闻名遐迩的慈化寺,座落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东南的南泉山,距宜春市区100公里,距万载、萍乡、浏阳均为60公里,是为古时“吴、楚”之咽喉,湘赣边陲之要冲。该寺创建于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是普庵禅师亲自勘址所建。
普庵禅师,江西省宜春市慈化镇余家坊人,(古为石里乡太平里)生于南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乙未十一月二十七日辰时,俗姓余,字印肃,19岁出家,拜正贤和尚为师,27岁剃度,28岁在袁州开元寺受戒,9年后入湘,往湖南沩山参谒牧庵法忠禅师,有所省悟,后专参悟《华严经》至“达本情忘,知心体合”,而豁然大悟,为临济法系第十三代祖师,39岁时,领使牒住慈化,孝宗丙戌乾道二年正月一日(公元1166年)开始创建慈化寺于南泉山,历经艰辛五年余才落成,一时声名远播,信众奔走相告,视普庵形同如佛出世,争相朝拜,以未见为憾。普庵禅师身体力行,以佛法惠于众生,上至君臣王子下到黎民百姓,又济众生故,以大悲心自说咒语,名《普庵咒》灵验异常,度众生无量,成为至今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神咒,收录在《禅门日诵》中。
普庵禅师初来南泉山,但见这里古木参天,紫气东来,清泉淙淙,不竟赞道:“仙人佳境也”,突然,看见一种人出现在身边,身高8尺有余,红发披肩,合掌对她说“小神奉玉帝之旨守护此地,恭候普庵僧,已过五百年”,普庵笑道:“阿弥陀佛,贫僧正是普庵。”神人一听,折腰合掌,作礼而退,于是普庵禅师在这块风水宝地上,择日期建寺,寺院建落成后,名为南泉慈化寺,普庵禅师号寺为“宜阳显迹古寺”。一时寺院内外熙熙攘攘,梵呗、灯烛昼夜不绝,颂扬着普庵禅师的恩德遍布四方,远及闽、湘、汉、蜀。
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春,寺遭烈火,化为灰尽,同年朝廷重振颓纲,再建寺宇,时有普庵五世孙慈昱明照大师,住持大都(北京)庆寿禅寺。道德昭彰,名扬京城,宣授紫衣,屡加封赠,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钦奉归慈化寺主持,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春又遭火毁,大兴土木,建有普光明殿,无量寿殿,五如一殿,东西二山门,方丈室,雨华堂,四天王殿,东西二十四寮,廊楹千数,占地千亩,整个禅寺设计规整,布局合理,次序有条,殿阁宏伟壮观,佛像神态各异,威严逼真,纳僧过千,来寺朝佛之人,络绎不绝,其中亦有许多文人墨客,至此赞叹不已,诗兴大发,挥笔留下了很多赞美的诗文,一时寺院晨钟暮鼓,香烟飘远,呈现频频车马过南山的景象。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赐建龙亭、阀牌,并在阀牌上为寺题额为“天下第一禅林”。从此,“天下第一禅林”的美称流传至今。英宗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赐额“南泉山大护国大慈化禅寺”。宗宪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又赐额“广维护国大慈化禅寺”。寺院也因此在当时禅林地位和影响盛极一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和康熙十三年(公开1674年)慈化寺的殿宇像被兵祸所烧毁,东西二十四寮仅剩东七寮,后虽有僧力挽在狂澜对寺有所修建,但远不及前朝规模。从此,慈化寺一蹶不振,渐次衰落。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慈化寺历经各朝各代,兴衰更替,1949年6月慈化解放,寺为粮管所占用,东七寮改为光荣敬老院。嗣后,在西寮、东寮旧址上又先后建起了慈化中学、农机站等。文革期间,佛像焚毁,继又折毁了二浮屠,普庵塔,石雕观音等古迹,墙颓瓦碎,仅剩二栋大殿(普光明殿、大雄宝殿)及东七寮,且破旧不堪,寺院文物,碑记,普庵遗物等许多珍贵文物,也因世革兵祸,人为取舍,所存无几,现仅存普庵禅师灵迹鼻涕钟、千人锅、白牛塔等文物,但亦受严重损坏,寺院也被当地群众所占据。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诸佛菩萨的感应下,在四众弟子的共同努力下,慈化寺终于迎来了复兴的因缘。2004年5月28日正式回归佛教界。并聘请中佛协理事、省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宜春市佛会会长妙安大和尚任慈化寺住持主持慈化寺全面工作。
在接管寺院后,慈化寺钟鼓复鸣,梵音阵阵,清晨四点多钟,人们还在酣睡之中,慈化寺僧众的钟声已经回荡天空,僧众上殿礼佛,共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世界和平。晚上六点钟,同祷万民安乐,吉祥如意,消灾解厄。除坚持日常早晚课诵外,寺院还举办各种定期法事活动。在学修上,晚上大众一律进堂诵经,以报檀那之厚德。同时寺院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恢复丛林制度,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管理健全,从小事着手,狠抓道风、寺风、学风,并将慈化的一期规划图设计完毕;计划恢复山门、法堂、四天王殿等梵宇,以再现当年慈化寺“天下第一禅林”的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