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遗址
茫茫戈壁上,黑城仅剩下一个轮廓。墙体颜色与周围的环境已融为一体,披着鲜艳纱巾的游客在城内来来往往,为黑城带来生机。
十月末的内蒙古自治区已逐渐进入旅游淡季,额济纳旗的金色胡杨林成为“热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相隔不远的黑城遗址,凭借其深厚的西夏历史韵味,同样令人驻足。
黑城又称黑水城,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是“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公元1038年,党项人建立了西夏政权,西夏王朝在居延地区设置了“黑水镇燕军司”,驻地即黑城。
据黑城工作人员陆霞介绍,现存的黑城是元朝扩建的,城池呈长方形,东西长470米,南北宽384米,占地18.05万平方米,曾有近两千人生活在这里。
黑城内建筑群落以高台庙宇为中心,十字主街道由此向四个方向延伸。街道两旁的官署、佛寺、兵营、商铺及民房布局井然。
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多次在黑城进行科学考察和合理发掘,发掘出大量的珍贵文物,出土了中国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和元代纸币,出土的天文历法文书进一步证实和丰富了《元史·历志》中的有关内容。在这里出土的骨勒茂才所著《番汉合时掌中珠》是汉文与西夏文对照的唯一工具书,开创了中国对西夏文字及文学的研究。
2001年,黑城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入居延遗址保护区。2014年,当地文化保护部门对黑城文物本体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南墙与西墙的修缮工作已完成。
记者从当地旅游部门获悉,仅国庆节假期期间,黑城接待的游客已超过十万人次。
广东游客黄凤琪站在黑城城墙脚下感叹道:“可以想象这里曾经多么繁华,让人又感叹其壮美又心疼其凋敝。有生之年能来这里看看,心情很复杂。”
“20世纪初,中国有轰动世界的四大文物考古发现,其中包括黑城西夏文书。”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那仁巴图说,由于天气及旅游资源开发等因素的影响,黑城的地表文物在逐渐减少,保护黑城遗址,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