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渐露真容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李政 日期:2017-10-19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文献记载,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国都城由雍城迁至栎阳,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此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秦末项羽三分关中,栎阳曾作为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汉高祖刘邦也曾以栎阳为都城,整顿军队,向东挺进,逐渐完成统一全国大业。
栎阳城是西安附近秦咸阳城、汉长安城外的第三座秦汉都城。这座在秦汉历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都城,早在1964年陕西省文管会就对其进行了初步勘探。1980-1981年,在刘庆柱、李毓芳先生的带领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栎阳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确定了栎阳城遗址的南墙、西墙。
那么,栎阳城的北墙、东墙在哪儿?城内的布局和体现都城的高等级建制又是怎样的呢?
为了进一步确定栎阳城遗址的保护范围,为栎阳城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详实资料,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3年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在30余年后,重启栎阳城遗址考古勘探发掘工作。
10月10日,由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西安市文物局、阎良区政府主办的秦汉栎阳城考古学术座谈会在阎良区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瑞研究员介绍了秦汉栎阳城遗址考古工作的最新成果:五年来,考古队通过大范围勘探、小规模试掘的方式,先后确定了三座古城,在三号古城中陆续勘探发现、试掘确定了多座大型宫殿建筑,确认三号古城的建筑上限不早于战国中期,与文献所载秦献公、孝公建都栎阳的时间吻合,应为战国秦都栎阳所在。从该城址延续到西汉前期情况看,其同时还是秦末汉初项羽所封三秦之一塞王司马歇的都城,并为汉初栎阳城的所在。
巨型筒瓦、豪华浴室、“栎阳”文字等标志性遗物锁定栎阳城
刘瑞介绍,截至目前共发现不同时期栎阳城城池遗址三处,分别为一号城、二号城、三号城,遗址保护范围初步明确。在对三号古城内遗存的发掘中,陆续出土了大量的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材料。这些动物纹瓦当、槽型板瓦、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的特征非常明显,不仅与凤翔秦雍城遗址的同类遗物形制大体相近,上承雍城,下接秦咸阳,并延续至西汉早期,前后时代发展系列明显。
“在3号城内大型建筑基址中发现的长73厘米,最大径63厘米的巨型筒瓦、大瓦当残片、空心砖踏步道等指标性的遗物遗迹,揭示出这些夯土建筑应为秦高等级宫殿。”刘瑞说,三号城出土器物残片上的“栎阳”、“宫”刻文,确认了栎阳三号古城即是“商鞅变法”发生地的“秦都”。
以往在辽宁绥中的秦碣石宫遗址、秦始皇陵等高等级遗址中都出土过巨型瓦当,长期发掘研究秦雍城的陕西考古研究院田亚岐研究员认为,栎阳城巨型筒瓦的发现说明了皇家等级的巨型瓦当是和这类筒瓦一起使用的。这个重要发现解释了大型瓦当在屋脊上摆放的位置和方向,很可能是放在大型宫殿屋脊的两侧。
在三号城内编号为四号、五号的建筑基址内,发现了三处浴室和一处壁炉,从残存的遗迹看,浴室铺有地砖,四壁还有精美的墙砖,室内一角有下凹的漏水口,并有排水口,其形制、尺寸与秦都咸阳宫殿内的浴室基本一致。栎阳城内的浴室应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发现最为集中的。
此外,陆续出土的数量众多的“栎市”戳印陶文,与文献中秦献公在栎阳“初行为市”进行经济改革的记载相符,是秦人最早的“市”的实物发现。
确认了秦汉重要国家农田水利工程郑国渠、白渠的走向
据国家文物局栎阳城考古在“搞清栎阳城布局为目标”的同时,要“寻找道路、河渠系统相关遗迹”的要求,考古队还开展了栎阳城遗址周围路网、水网和墓葬区的考古勘探和试掘,基本解决了郑国渠、白渠的相互关系和渠线走向,填补了秦汉时期最重要国家农田水利工程的考古学空白。
白渠是古代中国最强盛的汉唐时代于首都地区兴建的最重要国家水利工程之一,对后代关中引泾水利有着直接的影响。栎阳城北白渠的勘探与试掘,是中国古代大型水利工程考古的重要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勘探试掘情况看,白渠的渠线选择、渠道规格均优于郑国渠,显示出秦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与成就。
遗址意义重大,未来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依然艰巨
学术座谈会上,来自中国考古学会秦汉专委会的30余位专家学者一致评价栎阳城遗址的考古成果重大,从考古学上揭示了秦从王国到帝国的演变,是研究秦汉帝国考古学文化的重要遗址,历史意义极为重大。
“商鞅使秦栎阳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影响最大的改革之都。法治中国从商鞅起,秦出天下从商鞅始。”白云翔研究员认为,栎阳城遗址是历史文化遗产财富的宝库,对秦汉历史、秦汉文化及文化遗产都提供了新的物化载体。
栎阳城遗址周边是阎良区的蔬菜大棚基地,目前的考古发掘只能见缝插针进行。鉴于遗址的重要性和都城大遗址考古的特点,专家们建议应继续扩大发掘面积,真正搞清其内涵,在考古发掘成果的基础上做到规划先行,做好长期的考古工作规划和保护规划,在勘探发掘中要为今后的保护和展示利用做准备。
专家们呼吁,科学保护利用秦汉栎阳城是为保护传承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地方政府本着“保护、管理、利用”协调发展的理念,尽快解决遗址保护的征地问题,进一步加强保护遗址的完整性,做到历史的文化遗产和现代的居民生活和谐共处,让考古发掘利用为当地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编辑:珊瑚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