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三教融洽相处武夷山宗教文化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儒、释、道三教,在武夷山独具文化特色,展现了三教同山、三教共荣的和谐景象。
提起武夷山,人们总是下意识地想起“奇秀甲东南”、“丹山碧水”等形容词。不错的,以山取胜、以水称奇的武夷山,在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溪曲三三水(九曲溪)山环六六峰(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之奇。春夏秋冬,或见山水含情,或见苍松翠竹相映;或见峰峦云雾环绕,景色变幻莫测,妩媚动人。澄碧清澈的九曲溪,山光水色融为一体,形成“碧水丹山”的自然景观。
佛教文化
神奇的山水孕育了武夷山的灵性,秉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大自然赋予的俭朴、清纯、和静的禀性,形成了武夷山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和人居仙境,共同构造出洗净宗教文化成长的强磁场,因此,武夷山深得儒释道三教的喜爱,成为三教的精神寄托和理想的物质基础。
“三教”都十分强调“和”“静”。在它们看来,能达到“和”“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崇高境界。只要达到“和”“静”的境界,儒家就能“治国平天下”;佛家就能“顿悟”成佛;道家就能得道升仙。而武夷山的灵秀底蕴正好营造“三教同山、三教共荣”的和谐景观。也许这就是武夷山最为独特的魅力所在吧。
在武夷山,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和谐相处,共同繁荣。武夷山止止庵的虚中道长就表示,这种独特的文化构筑在世界上都是很少见的。
武夷山巨大的兼容性和厚重的生命内蕴,让三教可以在武夷山和谐的共处。三教的存在,对武夷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三教思想之精华,又丰富了武夷文化的内涵。
推荐阅读:
博物馆再塑2500年前“诱人的男人”
重庆:北碚西汉古墓出土青古铜剑文物
河北:大名发现明代瓮城遗址
山西忻州发现辽金时期八面幢铭
分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