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隔开东西两院,增添了房屋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廊桥内部
26日,浦城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结束了在浦城县水北街镇的实地文物普查。目前,普查队在水北街镇共实地普查了40个点,其中新发现文物点30个,而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屋内建廊桥的叶氏花厅。
截至26日,浦城县“三普”共实地普查了15个乡镇,普查点共560个,其中新发现430个文物点。新发现的文物点叶氏花厅位于水北街镇陈源村下处潭4号。叶氏宅第俗称“100间”,花厅为叶氏宅第主体建筑之一。由富商叶琳生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可惜在咸丰八年(1858年)毁于战火,现仅存西花厅保存完好。
浦城县博物馆馆长陈寅龙介绍,叶宅坐北朝南,西花厅坐西朝东,方向75°,由东西两院及天井组成,中间以两墩三孔石拱廊屋桥分隔,桥建在天井中,东院面向廊桥屋,三面建廊,含廊屋。廊屋桥跨水而立,东面是木栏杆,西面是镂空花墙,墙面饰钱纹,北侧开拱形边门。北侧门是通往花园的必经之地。西院面向廊屋,单进厅。
廊屋顶部灰塑四组斗拱,有上下四层。廊屋桥孔高1.95米、宽1.70米、拱径0.85米,桥墩深(桥宽)1.45米,桥顶宽0.35米。桥西侧为天井,做花台,上立前后两个花架,花台由石板和石柱支撑形成。
“以廊桥的形式来隔开东西两院,而不采用常见的实体土墙,不仅增强了实用性,而且更增添了它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陈寅龙说。
7月30日,省博物馆古建筑家楼建龙研究员到实地考察时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叶氏花厅建筑布局构思巧妙,制作精细,装饰华丽,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福建省难得一见的屋内带廊桥的古代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拥有这么漂亮的建筑物,居住于此的叶氏后裔说:“自己仿佛就住在美丽的风景之中。”采访时,叶氏后裔表示,计划利用那条绕屋而过的溪流引来活水进入天井,那就可以养一些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