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节牌坊是封建社会的产物,通常用来表彰那些死了丈夫或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的符合当时道德要求的女子,表现她们对丈夫坚贞不渝、一生恪守贞节而建立的牌坊。在丰都,有3座这样的贞节牌坊,它们分别是位于社坛镇的彭氏贞节牌坊、名山街道的王氏贞节牌坊和高家镇的曾氏节孝坊。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贞节牌坊后面的故事。
彭氏贞节牌坊
一百多年,她默默等待丈夫归来
彭氏贞节牌坊正面
彭氏贞节牌坊上的圣旨二字
彭氏贞节牌坊位于社坛镇五福村,修建于光绪5年,即公元1879年。为旌表武生胡星而立,为四柱三间五楼结构,翘角飞檐、造型典雅、雕饰丰富。该牌坊坐南朝北。
一重檐下坊端有“圣旨”二字。周围有“九龙捧圣”纹围绕,左右是徐昌绪、胡望南等题联,坊正、反两面有花鸟浮雕18幅,字牌题记数幅,正面底层横坊上刻“皇清旌表云骑尉忠祠痒生胡星妻对宜人彭氏忠节坊”。牌坊顶部为镂空雕葫芦宝顶,底部正、反面均有抱鼓石,上面为祥云赤龙浮雕图案。1984年3月21日被丰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彭氏的丈夫胡星,住在一个名叫胡家场的地方,曾是秀才。虽是文人,但胡星从小立志忠心报国,效忠朝廷。
在清朝嘉庆年间,白莲教作乱,胡星投笔从戎,报名参军。后来,在抗击白莲教的一场战役中,胡星不幸战死沙场,裹尸把家还。
在守寡期间,彭氏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服侍公公婆婆,为了撑起这个家庭,她辛劳了一生。
春来秋去,花落花开,彭氏终身不改嫁,如同这座牌坊一样,默默地等待着丈夫的凯旋归来,这一等,竟然是一百多年。
朝廷得知彭氏的故事后,光绪皇帝下旨为其修建贞节牌坊,胡家后世子孙听闻后,也十分感动,纷纷捐资修建了彭氏贞节牌坊。
在修建好的100多年时间里,彭氏贞节牌坊保存较为完整,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当时修建公路的时候原本计划是从牌坊这个地方修过去,但为了保护这个牌坊,便在牌坊外边改道,绕过了牌坊,使牌坊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家住彭氏贞节牌坊旁的五福村村民陈学模告诉记者,附近的村民对于牌坊的保护也很在意。
“什么人都不能破坏,保护牌坊,人人有责。如果看到小孩子在丢石头,我们就要教育小孩子。比如说卖东西的,想到牌坊那里绑条绳子,也都不行,或者是要在旁边圈个地方卖东西,也不行。”陈学模说。
王氏贞节牌坊
守寡25年,王氏在寂寞中耗尽青春
王氏贞节牌坊上的圣旨旌表字样
王氏贞节牌坊
王氏贞节牌坊位于名山街道东作门居委77—79号之间,修建于光绪5年,即公元1879年,是为旌表王寿英未婚夫死后过门守寡25年而立。牌坊高11米,宽7米,由青石砌成,正面刻有川剧人物,反面则是八仙过海图,两侧是翰林院编修徐昌绪书写的对联。
王氏贞节牌坊坐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约93平方米,为四柱三间五楼结构,高11米,宽7米,分四柱四层,采用青砂石砌成。各檐下施斗,自下而上分别为:一重檐下二斗共六攒,二重檐下二斗共四攒,三重檐下一斗共三攒。
牌坊的横枋正面写有“圣旨旌表”“邑增生王正极之女许字儒同沈凤三过门守贞王五姑寿英节孝坊”等字样。背面写有“冰雪为心”及“光绪五年乙卯季春”等字样。牌坊上纹饰雕工精细,镂刻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牌坊上还有清代著名书法家徐昌绪、知县何贻孙分别撰题的对联,以及张绍龄所写序言。
牌坊主人是王正极之女王寿英,清朝道光5年出生,在她16岁那年,即道光21年,约定于7月21日与沈凤三成婚。然而世事难料,他们的喜事未办,丧事先行,7月19日,也就是王寿英和沈凤三结婚前的两天,沈凤三因病猝死。
相传,沈凤三的曾祖父是清朝的七品官。由于沈家为官有道,治家有方,到了沈凤三这一辈,虽然继承了官宦之家,但也是书香门第,沈凤三还通过朝廷的科举考试考取了进士。这一年,沈凤三25岁,尚未婚配。
当时,沈家豢养了多名家丁,还雇佣了多名长工,其中有一名叫王正极的长工,年过半百,负责沈家后花园一应事务。王正极在沈家帮长工已30多年,对沈家里里外外都比较熟悉。王正极有个女儿叫王寿英,生得乖巧可爱,聪明伶俐。王正极到沈家干活时,经常把年幼的女儿带在身边。
王寿英不哭不闹,从来不干扰父亲干活,也不淘气,独自在花园里玩耍。沈凤三读书累了,喜欢逗王寿英玩,还教王寿英识字。凡教过的字,王寿英过目不忘,并且能准确无误地默写下来,后来沈凤三又教王寿英吟诗作画。但这样的时光很短暂,王寿英满七岁后,王正极不再带女儿来沈家。
以后的岁月里,沈凤三始终抹不去王寿英的影子,待王寿英成年后,沈凤三冲破世俗备了一份厚厚的彩礼向王家提亲。两情相悦,一拍即合。
就在筹备婚事时,朝廷又来公函催促沈凤三前往赴任,想到再拖延时间有可能犯下欺君之罪,于是沈家父母决定先让儿子赴任,等安顿好后回家完婚。沈凤三带着前来迎接的差役上路,当时正值夏日炎炎,沈凤三不幸中了暑热,加上身体有病,不治身亡。
噩耗传来,王寿英悲痛欲绝。虽然未过门,但想到已经收了沈家的彩礼,王寿英毅然决定到沈家代替沈凤三为他父母尽孝。王寿英过门后守寡25年,含辛茹苦,在寂寞中耗尽青春,争来的不过是一座冷冰冰的石牌坊而已。
今天的女性已经独立自主,王氏贞节牌坊是旧时代的烙印,用来诉说古时候那些女子被一座贞节牌坊压抑一生的沧桑过往。
曾氏贞节牌坊
今生,我在人世间等着你
曾氏贞节牌坊
曾氏贞节牌坊位于高家镇建国村,修建于光绪17年即公元1891年,牌坊通高11.2米,底宽9米,厚3米
为旌表谭嗣金之妻曾氏夫死不嫁,孝敬双亲而立。该坊坐东向西,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为石制三重檐牌楼,底层面阔四柱三间9.75米,进深3.02米,高11.20米,正脊塑葫芦状宝瓶,螭尾高翘,各檐下施斗,自上而下分别为:一重檐下二斗共六攒,二重檐下二斗共四攒,三重檐下一斗共三攒。横坊正面书“圣旨”“怀清履洁”“处士谭嗣金之妻曾氏节孝坊”,背面书“旌表”及“清光绪十七年”等字样。坊正面、背面刻花草25幅、人物故事14幅、动物16幅等浅浮雕及书法11幅。
该节孝坊至今保存较为完整,是我县为数不多的清代牌楼建筑之一。
铭文记载说,曾氏和丈夫谭嗣金,恩爱和睦。忽一日,丈夫逝去,曾氏痛苦不堪。立于丈夫坟头前,曾氏默默低语:今生,我在人世间陪着你。为了这个承诺,曾氏从此含辛茹苦,独自拖着儿女,发誓不改嫁。
谭嗣金去世时,儿女都还幼小,曾氏便安分在家,孝敬长辈,并认真教育孩子,将其抚养成人。好些年后,地方官员就层层上报,四川省总督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便想朝廷请旨为其修建贞节牌坊。光绪皇帝下旨说,为曾氏立一道节孝坊吧。从此,在这个地方,曾氏的故事就伴着岁月的流连传到了今天。
“曾氏贞节牌坊位于石柱与高镇的必经之路,从此路过的文官下骄、武官下马,从牌坊旁边绕行,以表示对曾氏的尊敬。”高家镇建国村党支部书记粱统发介绍,曾氏贞节牌坊成为了建国村村民引以为傲的历史财富。
牌坊的建造是精致的,但每一座牌坊下,不仅埋葬了一个活泼的生命,也埋葬了一个女子数十年的青春。
有多少贞节牌坊树立起来,就有多少个鲜活生命暗淡下去。
当我们拖着沉重的步履走出昔日的记忆,再一次面对着倍感亲切的青山绿水,在平和宁静下打量牌坊,如同一抹烟云……
记者手记
在封建社会,人们尊重那些贞操观念强的女性,对年轻丧夫又终生不嫁的女性,立贞节牌坊一彰其节。随着社会的变革,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些女人何其愚昧,贞节牌坊也被视为束缚女性人身自由的封建糟粕“人人喊打”,早已化为历史云烟。然而,矫枉必须过正。面对当前的社会风气,真的有必要呼唤“贞节牌坊”的重现——当然,呼唤的不是真的要立什么贞节牌坊,而是一种正直无私、健康向上、忠于爱情、对家庭负责的精神。
我们提倡男女平等,“贞节牌坊”不能仅为女人而立,同样也应为男人而设。对那些忠贞爱情、敢于直面生活磨难的男男女女,应该赢得社会的尊重,应该予以表彰、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