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落厝
连江县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民居群落、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郑氏三落厝,通过招商引资,厦门一企业拟投资1.5亿元,以三落厝为中心进行保护和开发,预计下月动工。修缮完成后,该古民居有望成为丹阳镇的一张乡村特色游名片。
三落厝的前世今生
三落厝选址原为“连江第一进士”张莹家宅所在地。张莹,唐大顺元年(890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今三落厝为嘉靖年间,迁徙到此的郑氏族人所建。郑氏三落厝为木石结构,依山傍水,坐东朝西,由三座水平三进、以过雨亭相连的四合院组成,建筑风格与福州南后街、闽清宏琳厝、闽侯白沙等地明清古建筑的纵深分布三进格局迥异。
三落厝共有大小房间200多间,每座四合院有上下两层房,中间各有一个天井。虽然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厝里美人靠、观景阁、纳凉凳、练武石、石磨、石舂等都保存完好;远远望去,屋脊高挑,小瓦铺顶,整座古民居结构自然、古朴纯美。
极具风格的三落厝
那些偏居于闹市中的老建筑不同,这一片建筑是有自己的领地的,周围是青山和农田,绝少视觉污染,越发忠实再现了几百年前建筑的总体原貌。
与常见的其他古建筑不同的是,三落厝不是向纵深发展而是横向展开的,堂屋高大轩敞,与堂屋并排是起居劳作的建筑,然后又是堂屋和另外一组起居劳作之所,实际上是把城市中常见的“几进”的院落横向造成,这也许更符合乡间占地广阔,周围没有邻居的实情。
院落的内部会客、起居、劳作的功能区错落有致,居住有二层的小楼,石磨、米房、水槽等生产用具随处可见。整座大院还有完备的上下水系统,屋后引来清澈的山泉通过院内的石砌的水道流到各处。
未来的三落厝
厝内建筑古朴精致,保存完好。令人称奇的是,“房中有河,河中有房”的奇特景象仍可见一斑。三座四合院之间均有水渠相连,水沟未完全干涸,可见到螺丝鱼虾。
“以前,古厝主人将山上泉水引入宅内,清水从房子底下流过,小孩在院内捕鱼捞虾,大人取水洗衣洗菜。”村民郑起先说,在河上盖房子,还有“鱼跃龙门”的寓意。
“三落厝是个很美的地方,如果不加以保护,再过几年就可能破败了或者被拆了,这样很可惜。”厦门朗乡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前期将投资1.5亿元进行保护性开发,目前已在规划设计当中,预计下个月就能动工。
据悉,除古民居外,坂顶村现有鲤鱼墓、百崖洞、蝴蝶谷、福寿岩、龙门谭、鼓头山、柳杉王等旅游景点。这些景点将与周边的蝙蝠洞、宝林寺,以及贵安、罗源海洋世界等,将串联起一条特色的乡村旅游线,打造丹阳特色的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