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门城楼
端门位于天安门与故宫之间,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朝的礼仪重地,亦称端礼门。
明清两代皇帝出巡、狩猎、祭祀等活动时,离开皇宫出午门以后,一定要先登上端门,祈求此行有一个吉祥美好的开端。天安门外随行百官整肃以待,端门大殿内的铜钟鸣响,皇帝一行才浩浩荡荡地离开端门。皇帝归来时,也要先登上端门,然后敲响大钟进入午门,寓意着一个历程有圆满的终端。端门城楼也是存放皇帝仪仗用品的地方。每逢皇帝出巡、回銮、举行大典时,仪仗队取出各种仪仗礼乐,整齐排列在御道两侧,钟鼓齐鸣,以显示封建皇权的威严。
端门为啥悬挂铜钟?
嘉靖36年(1557年)4月,紫禁城内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即清代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失火,损失巨大。嘉靖皇帝下诏引咎自责,修斋五日,并采纳术士意见,在端门上铸一镇殿大钟以避邪消灾。万历16年(1588年)初,端门镇殿双龙盘钮大钟铸成,重逾3吨,早朝、节日或皇帝出巡、回銮时,端门敲钟、午门擂鼓,钟鼓齐鸣,声传数十里,令人肃然起敬。以后,明清各朝帝王均沿袭此礼,祈求开端良好,天随其愿。
端门五个门洞有啥不同?
端门的主体建筑上层是巍峨的大殿,下层是巨大的城台。城台建有五个券形门洞,长约40米,中间门洞最大,高8.82米,宽5.52米,此门的中心点恰好压在皇城的中轴线上。其余四个门洞依次往外缩小,分别是4.43米宽和3.38米宽。五个门洞中,各有两扇朱漆大门,门上布有纵横各九的鎏金铜钉。明清时期,出入端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央门洞只有贵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才能通行;两侧门洞为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出入;最外边的两个门洞走四品以下的官员。如果有人错走了门洞,就是冒犯了“皇权至尊”礼仪,会招来杀身之祸。
推荐阅读:
云南德钦藏族的“土库房”
“南国花魁”技惊瓷坛
辽宁兴城祖氏石坊
辽宁兴城白塔峪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