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源流及社会影响(一)
来源:妈妈在线 日期:2016-7-7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认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布设的建筑格局,对人们的生活起居以至于子孙后代的事业和成就均有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社会,从国都的确立、市镇的设置、宫殿庙宇的建筑布局、民居的立舍以及陵寝、墓地的选择都与风水学说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风水观念浸润于人们的思想之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土壤。风水又称为堪舆、地理、相地、形法、青囊、青乌等。唐宋时期假托晋代郭璞的《葬书》最早给风水下过定义:“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的观念起源较早,西周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秦汉以后,又吸收了易学、阴阳五行理论、谶纬、天文、历法、音律等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和多种自然科学学说的大量内容,并增加了大量的迷信色彩。唐宋时期,随着神秘文化和各种术数流派的兴起,最终形成了有完整理论体系和具体繁杂操作方法的学说。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分为阳宅风水和阴宅风水。阳宅风水就城市择地而言,须要考察山脉走向、地形地势、水文地质、交通及气象等,依此来确定都市、城镇的建筑布局。就民居住宅而言,则须考察地形、河流、周边植被等,依此来推断与居处的关系,并安排不同用途房间的位置、宅院大门的方向、炉灶的方位、水井的位置、植物的种植、门窗家具的尺寸和室内家具器物的安放。阴宅风水主要包括墓地的选择和开穴的时间及方法。阴宅风水须要考察大范围内的山势走向、水文地质、植物等,分析土壤性质、墓葬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依此确定墓穴的大小、深浅、下葬时间以及地面建筑的布局和兴建。中国传统风水学说充斥着许多迷信观念和文化糟粕,同时也反映着中国古代“环境与人”的认识,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美学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
一、人文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阳宅风水学说
争取较好的居住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大事之一。最初的原始人类,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只能利用自然条件来解决居住问题,山洞和大树是他们的自然选择。这时,最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已经出现。在选择居住山洞时,当时的人们有几条基本原则:a.离水源较近,便于汲水;b.为避免洪水侵害或潮湿,亦不能离水源过近;c.洞口要避风,以保证冬季保暖;d.离狩猎场所要近,但又要防止野兽的侵害。从这几条居住思考中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在选择自己的居住地时,着重考虑的是水源、保暖和取食,这就是人类最初关于“风”和“水”思想的萌芽。原始社会晚期,人类进入了农业时代,人们从山洞和树穴中走向平原,在土地上挖洞,并用木材及其他建筑材料有目的的构筑自己的住宅,正如《易经》所云:“上古穴居而野处”。从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所保存的地下或半地下式的住宅分析,人们在建造住宅时,已经考虑了季节气流的方向、居住的舒适度、安全性及交通便利。这是当时人们关于建筑与周边环境思想的真实写照。
西周时期,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诗经·大雅·公刘》中记载:“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流泉,观其阴阳,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大意是说,周初居住在豳地时,开垦了广阔的土地,并根据日影的方向认准西方,然后登上山冈,观察向阳背阴、寒暖不同的地区,又勘测水源灌溉之利,测量高地与洼地,目的在于勘察辨别宜于垦植的田地。周人的这些活动尚未带有任何迷信色彩,主要是“择地利以便人事而已”。但不难发现周人已经对居住地点和劳动地点的关系、季节和天文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有了很深的认识。《尚书·召诰》载:“成王在丰,欲完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惟太保周公相宅,……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周礼·大司徒》中也说:“相,占视也,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说明当时在建筑都城、住宅之前,都要先勘察地形水文,以选择条件优越的基址,趋利避害,这实际上就是古代风水术的肇源。应该注意的是,此时勘察建筑基址的活动中已经包括了迷信的内容,即“卜宅”。很可能是在选择建筑基址的过程中要用占卜方法来最后决定采用与否。《尚书·洛诰》中记载周公选择洛阳都城基址的过程是:“我乃卜涧水东,稱水西,惟洛食。”意即周公选择涧水以东,稱水以西,靠近洛阳的一块地方来建都,并且占卜以问吉凶,结果是吉,最后就定在此地建都。可见,伴随着早期城市的兴建,国家在选择都城、规划环境时,亦有了风水的观念。此外,对住宅等建筑的方位也有了约定俗成的说法,《左传》记载,鲁哀公想“西益宅”,即在西面增修住宅,史官谏诤,认为不祥。哀公大怒,后经其他大臣谏阻,才打消了“西益宅”的念头。这时的建筑思想中已出现了禁忌的观念。
秦、汉时期,出现了专门叙述风水术的著作。据《汉书·艺文志》术数略五行类记载,有《堪舆金匮》十四卷,形法类中又有《宫宅地形》二十卷。它们都是“说风水方位之书”。在社会风俗中,住宅禁忌的观念极为普遍,如避“太岁”、“西益宅”等。这些禁忌中有一部分成为后代风水术的内容,带有很强的迷信色彩。东汉时期有两部较重要的风水著作,王景《大衍玄基》,参考不同门类的术数著作,把建坟造宅,堪舆择日等几类适合于实用的内容搜集编汇起来,成为一部综合性的术数著作。《图宅术》是一部专门叙述阳宅风水的著作,并且绘有图形。《图宅术》残留下两段佚文,内容是将住宅分属五音,而人的姓氏也分属五音,某姓适合于某宅。《图宅术》所谓“五音”,即古代音韵学中的宫、商、角、徵、羽。人的姓氏配属五音,则是人为的规定,如张、王属商,武、庚为羽,柳姓属宫,赵姓为角等等。从秦、汉时期的风水观念来看,比较先秦时期在理论上日益成熟,并与五行、干支等学说发生紧密联系,将其中相生相克、吉凶祸福的观念吸收进来。在方法上也不像先秦那样简单,只用占卜来决定吉凶。而是利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学说来支持自身,形成比较复杂的方法系统。同时,社会上也广泛地接受了风水观念的某些说法,形成了一定影响。分页:[1] [2]
编辑:夏腊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