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是南朝的齐梁故里,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一个人文气息浓郁、充满休闲度假逸趣的历史文化名城,此次的的常州之行,既然是“文道之旅”,作为常州的历史文化街区“前后北岸”是一定要去看看的。
据《武进掌故》记载,前后北岸明末清初时称为顾塘尖,其南面临顾塘河,北面临白云溪河,其西呈尖端状,是顾塘河与白云溪的连接处,其东与县学街接壤,形成三面环水,一面着陆,呈半岛状的尖,名曰“白云尖”。当时居住在这个尖上的人家,大多是名人府第和世代簪缨的仕宦之家,其宅门大都是南向朝着顾塘河的,后门通到白云溪河边,故前后门沿河均筑有驳岸,前门所在地称“前驳岸”,后门所在地称“后驳岸”。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明清以来,前后北岸这里名士云集、灿若群星,是常州出“文曲星”的地方,仅在明末到清朝前期,就出了杨廷鉴、吕宫、赵熊诏、庄培因四位状元和七位公卿,出的进士更是难以计数,常州的名人学士多选择居住这块风水宝地。遗憾的是,清末的那场太平天国“洪杨之乱”,这里被大火烧成了一片废墟,后来逃亡的百姓回来重建家园,但古街已经被损毁。目前这里是常州的历史文化街区,局部已经整修,古街又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
我们那天是在小雨中游览“前后北岸”的,先去的就是“常州方志馆”。“方志”亦称“史志”,是记录四方风俗、物产、舆地以及故事传说等地方情况的史志,比如《山海经》。而常州的这个方志馆,就选用了前后北岸里原清漕运总督管干贞故居西侧辅房进行布展,启用“数字化拓展”的方式,让古志“开口说话”。
“借一本常州古志,说千年常州历史”,这是方志馆主入口,照壁如同园林一景,圆形花窗中,前院的景致静静绰绰,如同志书的扉页。
方志馆的照壁上落字“舆地”,描述常州的舆情,“北接长江,东衔太湖,南舍天目之珠,西抱茅山之麓,上通京口,下行姑苏,河川纵横,丘陵绵延,居东吴之形胜,育五湖之灵气,为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的交通要冲。”
看完方志馆,又去看了看前后北岸的几处“名人故居”。
“藤花旧馆”大文豪苏东坡生前居住的最后一个地方,当年苏东坡从海南岛来到常州后,直到去世都一直居住在这里,当然,原建筑已经毁于洪杨之乱,今已修复一新。
坐,请坐,请上座;茶,香茶,敬香茶。
“吕宫府”,清顺治年间状元公吕宫的府邸,吕宫在顺治帝时曾官至一品,因升迁太快,遭人嫉妒,吕宫深知官场险恶,决意激流勇退。回常州后,故意不住祖宅,而是在前北岸购下普通民房,且闭门不出。地方官或友人求见,概托病辞谢,以至吕宫闲居家乡十年,“里人不知有相国”,低调的人啊。
现在这里是“常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
这是一个小巷子里的另一处古宅,也是修复了的,感觉这里主要宣传的是“茶器”,也是俺最爱的东东。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
“水为茶之父,器为茶之母”,饮好茶必然离不开好器,用器的过程,也是享受制汤、造华的过程,看来此间的主人,也是一位“同道中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