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文物古迹 >> 市(地区)文保单位 >> 正文
无锡锡惠公园
来源:南京旅游预订网  日期:2016-6-27

 


     锡惠公园,位于锡山大桥下,距市区约2公里。地跨锡山、惠山,面积45.8公顷(不包括登山浏览区)。解放前,这里有100多处宗祠、庙宇,同天下第二泉、寄畅园、龙光塔、张巡庙、惠山泥人街铺、五里香塍等成为传统的名胜游览区。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对锡山惠山的风景名胜,进行保护、整修、开发、植树造林,1952年建锡山公园。1954年,建晴云亭、观涧亭、动物园,景区延伸至惠山。1956年整修惠山寺遗址的古建筑和天下第二泉。1958年开凿映山湖,1959年改造愚公谷、泰伯殿,并更名为锡惠公园。1981年,建成园中园杜鹃园。这里有众多的古迹与古典的园林艺术融为一体,以胜地名泉、山山溪光而驰名中外。 

     锡山是惠山的余脉,海拔74.3米,周围约1.5公里。经考古挖掘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锡山南麓一带,曾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无锡先民的大型聚居村落,相当于“良渚文化”。据传说,周秦时,山上有锡矿,至汉初采掘殆尽,于是就成为“无锡”地名由来的说法之一。民间俚语云:“无锡锡山山无锡”。又传公元前2世纪,秦将王翦驻军此地,军士埋锅造饭,掘地得铭,上刻“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等语。在明初,“锡山晴云”被列为“梁溪八景”之首。 

     龙光塔锡山之巅的龙光塔,是被历史称谓振兴无锡文风的“风水塔”。明初,锡山即有塔,后圮。明正德二年(1507),昆山人顾鼎臣以大学士之尊,跑到无锡看风水,断言无锡在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出了状元蒋重珍之后,没有再出状元,是因为锡山无塔,就像龙头无角而造成的。于是嘉靖元年,在山顶建了石塔,但仍未出状元。又有人说:“龙以角听,宜中空。”因此在明万历二年(1574)又建了八角七层砖塔,当年恰巧出了无锡历史上五位状元中的第二位孙继皋(此后在清朝又出了邹忠倚、王云锦、顾皋等三位状元)。事后,孙的老师、常州太守施观民题名“龙光塔”,由王仲山书额。清康熙、雍正、道光间,该塔三次重修。同治四年,塔顶毁于火。1921—1924年,龙光寺僧向祝兰舫夫妇募银重修,塔刹以铁制套座,承载重1.5吨的铸铜葫芦,今存。1930年荣德生等再度捐资重修,部分构件改用混凝土。建国后该塔曾作过多次修葺。现建筑高32.2米,墙厚1.8米,仍为楼阁式,八角七层,砖混结构。登塔揽胜,无锡城市景观靡不历历在目。 

     龙光洞是新辟的地下游览场所,1974年开凿,面积3696平方米,因位于龙光塔下,故名“龙光洞”。 

     九龙壁在锡山南麓,长26.71米,高4.09米。由壁座、壁身、琉璃顶三部分组成。壁身由144块涂釉陶块拼装而成。九条龙分红、黄、绿、白、青、紫、蓝、橙、赭九色,奔腾飞舞,神态各异。由宜兴均陶厂精制而成,它丰富了锡山惠山以龙为传说的风采。 

     惠山作为锡山“母体”的惠山共有九个山峰,最为有名的为:高172米的头茅峰、高302米的二茅峰和高328.98米的三茅峰。周围长约20公里。惠山的别名不少,如西神山、历山、九龙山、冠龙山、斗龙山、古华山等。约于4世纪时,西域僧人慧照第一个来此山传播佛教,成为这里的开山禅师。慧照与名流交往,名声很大,后人即以慧照的名字命山,称慧山。“慧”、“惠”相通,惠山因此得名。由此也种下了“自古名山僧占多”的契机,开始累积起惠山上下那丰厚的人文底蕴。1751年春,清帝乾隆首次南巡,他在游览惠山以后,对随行的督臣说:“入江南境,扬州但繁华,无真山水;金山佳矣,而有戒心;惟惠山幽雅闲静。”以至他到了苏州虎丘后,见山门上悬挂着“第一名山”匾额,心中颇不以为然,谕令除去,而意属惠山。俗谓:惠山被称“江南第一山”是乾隆封的,出典就在这里。 

     南朝佛地惠山寺遗迹惠山寺,位于惠山秀嶂街,即惠山直街和横街交接处。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500余年。这里是文物古迹汇集,山泉景色宜人的游览之地。它的前身是南朝刘宋司徒右面长史湛挺隐居的“历山草堂”,曾与南平王刘烁有诗章唱和,南齐著名诗人江淹特来此堂,凭吊湛挺,写了诗章,后人将湛挺、刘烁、江淹的诗章列于壁间,使这里成为文人聚集的名胜之地。景平元年(423)僧人就利用这处名胜,改称“华山精舍”,使这里成为佛教胜地。梁大同三年(537),建“大同殿”,改号“法云禅院”。唐会昌年间,诏毁浮屠,寺亦毁,大中、咸通年间重建,改称“惠山寺”。北宋至道二年(996),赐额“普利院”。靖康年间,曾赐给丞相李纲为“功德院”。南宋绍兴初年,又赐给信安郡王孟忠厚,祀孟太后,改额“旌忠荐福禅院”。元朝末年毁。明洪武元年(1368),僧普真重建。清朝咸丰至同治间毁,江苏巡抚李鸿章在惠山寺的废墟上,建造了昭忠寺,使惠山大殿成为清代的祠堂建筑。如今惠山寺留下一批佛教遗迹。 

     古华山门为惠山寺的头山门,黄墙壁立,顶端有宝焰明珠,墙头有鱼化龙装饰。现存山门,系1954年拓宽惠山直街时改建,拱门上“古华山门”和“胜地名泉”砖刻是惠山寺原物。山门斜对龙光塔,构成惠山寺第一景。 

     唐宋石经幢古华山门内,两侧耸立一对古石幢。南侧为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北侧为宋普利院大白伞盖神咒幢。两幢中间相距10米,分别由15块大小不一的圆形湖石组成。 

     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建于唐乾符二年(876),幢身为八棱形石柱,遍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此经由宾(今阿富汗东北)僧人佛陀波利译,白鹿山人李端符书。虽经千年风雨剥蚀,秀丽的字迹仍依稀可辨。 

     宋普利院大白伞盖神咒幢(惠山寺在北宋时名普利禅院),建于北宋熙宁三年(1070),由无锡县万寿乡静安里刘元规等建,形制和大小与唐经幢基本相同,幢身经文为大白伞盖神咒,是宋以后流行的作法。 

     这两座石经幢,1982年列入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古华山门后,有飞檐翘角的两层古建筑——金刚殿。殿始建于明朝正统十年(1445)。1976年易砖木结构为水泥建筑。檐正中高悬“惠山寺”一额,红底金字,回纹边。两旁一联: 

     大哉王言,山为第一泉第二; 

     巍然庙貌,祠以教孝寺教忠。 

     原是晚清无锡知县廖纶书于1913年,现已改由武中奇书。北面“江南第一山”匾额,白底黑字,系名画家李可染所书。两旁有徐静渔重书陈亮东联句的抱对: 

     地邻五里香塍,楼阁重新,大好林泉都入画; 

     我爱九峰胜境,溪山依旧,无边风月更怡情。 

     香花桥·日月池金刚殿后,有池水一泓,即陆羽《慧山寺记》中所谓“阿耨水也”。世称日月池,上架香花桥,凿于南北朝元徽年间。香花桥,古色古香,小巧玲珑;日月池,水清如碧,池壁有一螭吻。它们都是根据佛经“信佛升天,进入无量寿国之天,日月飞升,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伎乐相迎”之句命名。桥中有“云龙盘旋”雕刻。 

     金莲池循此前进就是惠山寺二山门后一石砌方池,池上跨着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桥,桥下水池种植金莲。花似莲而小如水仙,色黄而香,是睡莲科水生植物。金莲池和金莲桥的名字就由此而来。金莲池,凿于南北朝。 

     金莲桥金莲池上架金莲桥,建于宋代,上镌有“懋德堂李府”一款。宋靖康年间,惠山寺由钦宗赐给爱国抗金将领李纲为“功德院”。此桥可能与李纲和他的家族有关。金莲桥,三孔,长10.7米,宽3.4米,由12块石梁分三排架成,刻着四个鱼首和四个螭首,桥面两侧华版上,雕刻着宋代典型的“牡丹花叶和男女儿童”图案。两侧石栏杆,由莲花望柱和透空石栏板(即寻杖,荷花净瓶式)组成,整个石桥造型优美,雕饰华丽,现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御碑亭御碑亭,俗称“皇亭”,在金莲桥前,是一座庄严的重檐歇山建筑,有独特的风格。亭中树乾隆御碑,高3.4米,宽1.1米,碑帽和三层石座,雕刻着工致的云龙花纹。清朝乾隆六次下江南,都到无锡,每次都为惠山寺写了诗章。地方官将其中四次写的惠山景物诗,刻在碑上,成为清代文物。正面为乾隆辛未年作: 

     寄畅园中眺翠螺,入云抚树湿多罗。 

     了知到处佛无住,信是名山僧占多。 

     暗窦明亭相掩映,天花涧草自婆娑。 

     黎公案休拈旧,十六春秋一刹那。 

     背面为乾隆丁丑年作: 

     九陇重寻惠山寺,梁溪遐忆大同年。 

     可知色相非常住,惟有林泉镇自然。 

     所喜青春方入画,底劳白足试参禅。 

     听松庵静竹炉洁,便与烹云池汲圆。 

     两侧还刻有乾隆壬午年和乾隆庚子年所写的诗两首,均用第一首诗的原韵。1982年舒同为此题了“御碑
编辑:红豆树
关键字:
按地域:
按类别: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 传扬“浙派..
 ·内乡县衙中华大地上的历史标..
 ·榆次猫儿岭新发现古墓27座
 ·考古专家提出新解 刘贺之死或..
 ·哈民遗址入选自治区首批十大..
 ·山东启动“三孔”古建维修等..
 ·四川古寺1500岁紫薇突发病 传..
 ·湖南裡耶古城遗址遭洪水浸泡..
 ·青阳加强“天官坟”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