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谷遗址的构件
遗址仅剩的1个料塘现在是农家乐放鱼鸭的塘
石河谷遗址的构件
惠州市龙门县南昆山最近又发现多个庞大的造纸遗址,还有很多石制造纸用具。这些特别的物件现在变身南昆山农家乐,游客可体会到南昆山丰富的竹海资源和靠竹子谋生的山民生活。
山民自制竹纸可书写
记者在南昆山著名的石河畔看到,下坪水口三河汇流处有一家“石河谷”农家乐,其基础竟然是一处造纸遗址,石齿、石座、石槽、料塘均得到保存。尤其是古老的纸厂房基犹存,遗址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各种石构件散落各处。当地老村民张晃新说,他祖上三代均以造纸为业,6岁时他跟随父辈学习造纸,年轻时成为纸厂的一名焙纸工,深谙造纸的每一个细节。据张晃新回忆,该遗址为民国“张阳利纸厂”的遗址,是他的父亲张阳梅所创立。
张晃新说,“张阳利纸”分为三类,第一类品质最好,又称“筒纸”,专门用来书写或卷烟。制造工序关键是竹料必须削皮,只用竹肉来制浆;第二类是粗纸,又称“扎头纸”,不削竹皮,或为女性卫生所用,或为拜祭品材料;第三类纸更粗,只能用来包裹白盐或者咸鱼。
当年“张阳利纸厂”共有6个料塘,均有不同的分工,一个塘渍炼的竹料只能造一种纸,不能混淆,因此纸厂会根据订单的情况来决定生产何种纸。由于南昆山周边一带是山区,因此文化用品纸的订单相对较少,而第二类纸的订单最多,经常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