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相桥在浙江省绍兴市城西北,环城公路旁,因桥畔原有光相寺而得名。该桥南北向,横跨老城河,两头衔接上大路和下大路。系单孔半圆形石拱桥,
光相桥简介编辑光相桥光相桥:桥两端置垂带,上设工字形座栏,每边座栏均以六只覆莲望柱相隔、末端置石鼓,石级桥面,两边各有21石级。每级均厚O.12米,宽0.50米。拱圈似纵向并列砌筑(因纵向缝并不对直),似宋、元代桥梁。拱石有莲花座图案,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一块拱石上还刻有“古有光相……至正某年五月吉日…·等等。桥拱四分之一处有兽头横系石两根。在杜春生《越中金石记》中载有“光相桥题记”。桥始建于东晋、清乾隆与嘉庆年间均重修过,靠桥端一根莲花瓣望柱上刻着“隆庆元年(1567年)吉日重修。(注:某系拱石上所缺之字)
该桥因旁原有光相寺而得名。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明隆庆元年(1567年)重修。1982年整修。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老城河。全长30.28米,宽6.9米,净跨8.5米。拱券条石纵向分节并列砌筑,拱石上镌莲花座图案,上刻“南无阿弥陀佛”和“至正辛已重建光相桥”等题记。桥上置实体栏板和覆莲望柱,其中北端望柱上刻“隆庆元年吉日重修”字样。该桥为绍兴保存得较好的石桥之一。对研究水乡石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13年5月,光相桥与八字桥、广宁桥、泗龙桥、太平桥、谢公桥、题扇桥、拜王桥、接渡桥、融光桥、泾口大桥、西跨湖桥以及迎恩桥合并,称:绍兴古桥群,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