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文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无数的处于浮华盛世的人的梦想。世间有无数的地方被比喻成世外桃源,然而在我所有的认识中,唯有它——坝美,能真正地担起“世外桃源”这个高雅的称号。
坝美村位于云南文山州广南县北部八达乡和阿科乡交界处,村子四面环山,不通公路。多少年来,这一方水土滋养繁衍着这里一代又一代。从古到今,坝子里与山外的联系,靠的全是坝子东西两端那两个幽长深暗、流水不断的山洞。
“坝美”,是壮语,翻译过来应为“森林中的洞口”,这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入口惊人的相似,更巧合的是,这里村民的祖先也是当年为躲避战乱才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进出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后两个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村民们要摸着岩壁趟水、撑竹筏、划独木舟、坐小船,经过几公里长的幽暗的水洞才能进出。
进出坝美必须经过一条名为“驮娘江”的小河,情景更是像极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放佛若有光"。
因其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溶洞、河流及村落,村里人进出村子必坐船穿过溶洞,出得洞口,眼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门前是宽阔的田野、屋后有青翠修竹,酷似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故被称为“最后的世外桃源”。
由于与世隔绝,村民至今还沿用着300多年前的耕种方式,木犁木耙,浇田用的是古老的自制水车,自种棉花纺布,碾米磨面用水磨或者石磨,用木柴烧火做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们在这里开荒垦殖,辛勤耕耘,逐渐蕃衍,并与原本就住在坝美的十几户壮族和山外的其他壮族通婚,渐渐都演变成了壮族,一代一代过上了自给自足、和谐安平的生活。坝美村确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地上罕见的“世外桃源”。
坝美村最美的时候是早春二月。每年的早春二月,被大山紧紧搂在怀里的整个坝子,好似待字闺中的含羞美人,颜容娇嫩,清新可人。
坝美只有百户村民,多为土著壮族的沙支系,民风淳朴,待人坦诚友善。若有客人到了坝美,村民会拿出最好的腌肉,时令蔬菜和特色五彩花糯米来招待客人。
这就是淳朴的坝美
仿佛像是故事里一般的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