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水靠山
149年前的嘉州府城图
著名的、以风水传家的邵氏老先人都说了的嘛:“蜀之胜在嘉州”。我们知道,大凡建城,必先选址。古人选址,必据风水,这是古人遵循不二的“科学”。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而城太极“阴阳鱼”图案;难道这样的城镇的择居全属偶然(图片来源于网络)
何谓风水?老先人郭璞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尽管,这有些“玄”,但它就是先人的“科学”。小到民宅,大到城郭,从生到死,无数的古人都“寄托”到那上面。
城市风水定位(图片来源于网络)
城市选址很重要,有谓系国运之兴衰、一城之福祉。当然,可能有些夸张。但在古代文献中,例子实在太多,比如北京、南京、成都等等。其实也就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即此地要有山有水,并且会让人住得很安逸、活得安逸。总之,安逸得如同“安乐窝”——来了就不想走、一住就是几辈子。
乐山建城,最早又实在不太能考证。对于为何建这地?为何这样建?老先人肯定是有依据的。这依据,就是先人们的“风水观”。
先人们的“风水观”是很大气的,除了综合考虑传统惯性、战略地位、河水猛兽的趋利避害等等,还有更为重要的就是藏风聚气、勃勃生机,且能安居乐业、住起“巴适”。
对乐山城市风水,《乐山县志》就总结得很精道:高标山(就是老霄顶),是乐山的全城主山。脉自洪雅瓦屋山过来,起伏蜿蜒千多里,一脉如线直贯到头……此山巍然特峙,分两翼如翔凤,城堞沿其顶臂……蜀境西南形胜,此其巨擘也。
同时,民间也有说法:乐山古城,如同一只张翼的扑凤,隐喻凤栖、凤止之意;老霄顶就是古嘉州的“靠山”。
城市风水图解(来源于网络)
主山、靠山,都是一个意思。民间住家,多背山而建;民俗谓,有所“靠”,方才稳当。“风水”多翼,缺一不可。少了“靠山”,则失去“大略”。试想,人没靠的,不稳当,群龙无主,那不是一盘散沙。假如,城地无主(首脑),自然不算好城。
没了这座山,很难想象有这座城,你说它作用大不大?
这“主山”老霄顶,就乐山城市的风水之“主”。据说,它主宰、统驭着这全城的风水。它“风水地标”的地位可见一斑。
二、高标一格
那为啥选老霄顶为主山?道理很简单。因为他高标一格、高高在上啊?山名就是证据。
老霄顶,又名高标山。其得名,实已不详。唐代诗人张友曾写过一首诗,题为《登高标绝顶送友人巴东之行》。名头,至少,那时就有了。南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中也有记载。
旧时站在老霄顶,眺望全城
“高标”,在有些文献中,又写成“高幖”。其义,清代人王琦在注释李白《蜀道难》诗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时,释为“蜀山之最高而为一方之标识者言也。”所以,高标之名,当有“出类拔萃”、“高标一格”之义。
郭沫若在他的书中《少年时代》曾描述说:山在城的西部,那和它的名字所指示的一样,实在是高标在一切之上。
尽管,岁月流变,沧海足以变桑田。现在的乐山中心城区的幅员面积,早已不知是旧时的数十百倍,目今周围也高楼林立,老霄顶或可能早已失去“高标”之意义,但翻开100多年前的《嘉州府城境图》,却画得明明白白。
西北,那高标山“鹤立”,是为古城境的最高点;城垣在山之“两翼”;城居沿山脉东南而下——整个嘉州城,何尝不倚着这座“山”,并甜蜜而安静地稳稳当当半躺在它的“怀抱里”。城之制高!
三、西南第一
前面说了,先人们的风水观是统筹兼顾的。“主山”地位,除了高标一格、能统驭城市风水外。人说,打铁还须自身硬。自然地,老霄顶的“本身风水好”。诸多经验表明,但凡佛道建筑所选地址,皆为好地方。老霄顶,恰恰最初就是一道观。
乐山画家笔下《十二城门》图之《来薰门归帆》图,老霄顶高高在上,嘉州城风景迤逦
据说,很早很早时候,也不知是多早。城中有个道士叫吕元璨,他有一段时间连续几万上都梦见一个金甲神人,顶天立地站在这高标山上。于是,白天他就去爬山。接着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竟然,有一次,在清光白天都能看见这个金甲神人。于是,决定于山上修建道观。琼楼玉宇,神人所居。
老霄顶的得名
在6世纪的北周时期,山上建起了弘明观等宫观楼阁。在隋大业末年,又建起飞天神王殿。宋代,道教神霄派势力广大,该殿改名为万寿宫,又名神霄玉清宫。有一“霄”字,所以,老霄顶就得了名。说老霄顶风水好,不仅因为它是道教圣地,还因为它本身就是嘉州“十景”之一。
唐代诗人张友有诗《登高标绝顶送友人巴东之行》,其中说:“蓬莱楼阁正新秋,人在西南第一楼”。宴饮之地、集会之所。
乐山画家笔下《十二城门图》之《德胜门烟雨》,同样可见巍峨耸峙的老霄顶
上世纪50年代的老霄顶及其城垣
整治后的样貌
老霄顶,又名万景山、高望山,这是明证。也就说,站在老霄顶上,能高高打望、看见万般景致。《道教灵验记》的作者,生活于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就描述得很美好:“下眺城邑,俯视江山,二水潆洄,众峰环抱,颇有郡中之胜。”他大意说,因为老霄顶,才能看得见如此美景。
南宋的某一天,“中兴四大诗人”(当然这是后人给的)之一范成大来到乐山了。那也是他来乐山的第三天。那时,他担任的是四川最高军政长官。可以想见,那天,天气明丽,一干嘉州官僚、地方文化耆宿,在前呼后拥中,我们的范诗人登上了老霄顶、登上了万景楼;面对美景,范诗人感慨勃生、意气风华,提笔成诗:左披九顶云,右送大峨月。玻璃濯锦遥相通,指挥大渡来朝宗……。其中,还有两句若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如果把书法家黄庭坚从地府中喊得起来,他一定会题写一个“西南第一楼”的牌匾,颁发给老霄顶,并高高挂在万景楼上。写诗后,范诗人还意犹未足,又喊画师们:把这“西南第一”的美景给我画下来,回去挂在我的卧室里头,让我醒了第一眼就能看到……
还有近代大文豪郭沫若说的。他的《少年时代》描述道:“从那儿(老霄顶)可以俯瞰城市,从那儿可以眺望四方的远景,从那儿可以看见嘉定城就像一个楔子一样,楔在两条河的中间。”
乐山首漂长江的勇士尧茂书(右一)曾在老霄顶留影
今日老霄顶
乐山城,唯有此处,万景在眼;唯有此处,能高高在望;唯有此处本身好风水、能观好风水。
风水,指向自然,其实又何尝不指人文。因为风水“成形”,其实还依靠着诸多人文。
推开这扇门,你或许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地标”,特有的“地方标识”,不仅因为“主山”唯一、“靠山”唯一、“高标”唯一、万景唯一、“西南第一”,小编认为,还因为有好多好多的“精彩”,都跳不开、逃不脱这个老霄顶,它的“人文风水”也是独一无的。
乐山城对岸遥望老霄顶
“十年树木”的雅事。明英宗正统年间,嘉州知州段鉴在山上种了千株松柏。葱郁树影,增美色。对此,后人有诗高度赞扬:几番风卷白云开,鼓动松琴入座来。寄语后人休剪伐,一株株是段侯栽。
“百年树人”的故事。清朝康熙七年,嘉州知州高仰昆做的另一件“功德”,把旧建筑重新培修了。以此为基础,在山上建起了高标书院。试想,寒暑不辍、弦歌声声闻满城……老霄顶文气喷薄。
仰视老霄顶上万寿观、万景楼等古建筑,右侧为古城墙
因“高标”之山,搬家数次的乐山文庙,终于也找到最终的落脚处,庙依山势,长久做起了“邻居”,再下还有更久远的“朋友”叮咚井,绵延而下,成就了今日一体的“老霄顶公园”。
那“好个老箫(霄)吹不得”的嘉州古谚谣;那灵官庙道士烧纸必敬奉“嘉州夜叉”的秘闻;郭沫若笔下“六秀才同游一日,万景楼从此千秋”的趣事;武大内迁乐山后的师生以文庙为校,老霄顶上八年同样弦歌不辍;英雄喋血、攻下老霄顶、红旗高高飘扬万寿观顶、乐山解放的“象征”;更有,近半个世纪中牵动各方的五次保护维修与相继列入市省“文保单位”殊荣……
今日老霄顶山门
楠柏荫荫,见证万寿观、万景楼、灵官庙的千年废与兴;岁月轮回,张友、岑参、黄庭坚、陆游、范成大、安磐、郭沫若、尧茂书……老霄顶上处处留踪。
今日老霄顶
自然景观与宗教遗迹并秀,名人文化与都市“净地”交融,绵延久长、万端气象,承载了太多嘉州的历史记忆,寄托了太多喧嚣都市的“心灵慰藉”——一切,都可从老霄顶展开。
老霄顶,就是乐山城名副其实的“风水地标”!
推荐阅读:
老霄顶建筑群
青城山下——乐山文庙
青城山之巅打造"财神第一山"
中国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