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传承南京千年文脉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徐昇 日期:2016-11-25
清凉山是南京的文脉所在,在这座不高的山上,从孙权筑石头城到唐代兴教寺,从颜真卿的书法到李煜的诗词,从南唐法眼宗到明清的崇祯书院、惜阴书院,从明代的魏源到清代的方苞、袁枚、龚贤、曹雪芹……清凉山见证了朝代的更迭,传承了南京千年文脉。
清凉山古称石头山,2300年前,奔流之下的长江正从石头山脚下回旋而过,临江峭立的石头山也成了南京江防的重要据点。三国时期,孙权在此修建了石头城作为东吴的水军基地,诸葛亮来到此处不禁发出“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的感叹,至今在清凉山下还留有一块“诸葛武侯驻马处”的石碑。此后六朝变迁,石头城一直是南京最险峻的军事堡垒。随着唐代以后江流改道,石头山失去了军事要塞的地位,逐渐被文人墨客所青睐,书院、寺庙悄然兴起。
历史上的清凉寺位于清凉山南麓,在南京佛教史上颇有影响,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法眼宗在此诞生。清凉寺创建于唐中和四年(884年),南唐升元元年(937),南唐烈祖李昪将兴教寺扩建成石城清凉禅寺,迎请高僧文益禅师前来住持。
南唐佛教兴盛,因为三代帝王对佛教都有着足够的虔诚,为了亲近佛法,他们竟将清凉寺辟为避暑行宫。清凉山幽然的禅意也让后主李煜青睐,他在登基前就跟随文益禅师学习佛法,后来在山上建了一座避暑殿,时常携小周后来此游玩。为求菩萨保佑,李煜与小周后戴着佛帽,穿着袈裟,与僧人一起诵经敬佛,跪拜行礼,磕头磕出厚厚老茧。
清凉香火延续至太平天国时期,山上的林木被太平军砍伐一空,清凉寺建筑也几乎全被毁弃。至清光绪年间,清凉寺稍有恢复。到了上世纪30年代,清凉山尚存清凉寺,但没有了烟火缭绕、香客如云的热闹。
时光荏苒,如今的清凉山又将恢复往日繁盛。很快,清凉山、国防园、菠萝山将统一打造为全新的石头城遗址公园,定位为集遗址保护、文化旅游、国防教育、生态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遗址公园。
编辑:郁金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