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明代院落印证开封城曾遭洪水毁城
来源:新华网 作者:桂娟 日期:2016-10-9
因配合基建,考古人员日前对位于明清开封城东南一隅的御龙湾明代建筑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为印证明代末年开封城惨遭洪水毁城的历史事件提供了第一手考古资料。
此次考古发掘出的3处明代建筑基址正位于黏土淤积层之下,根据房屋倒塌情况、人骨遗骸分布位置等。专家认为此次发掘印证了明代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黄河决口的文献记载,再现了洪水灌城的惨状和开封城内悲惨的社会景象。
“出土的大量生活用品,如瓷碗、瓷盘、灯台、香炉、铜佛、菩萨造像等,散落在遗迹表面而不是在窖穴中,表明当时洪水突然来临,人们没有机会带走,自然遗落在院子里。”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王三营说。
此次发掘出土了品类丰富的遗物,共计有1200余件(套),有瓷、陶、铜、铁、锡、玉、石、木、骨、角、贝、琉璃等多种类别,时代特征十分鲜明。特别是大量明代晚期青花瓷器的出土,因有明确的地层关系,为明代晚期青花瓷器的断代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标本资料。
遗址内发掘3处建筑基址,其中一处保存较完好的两进院落布局清晰,是明清时期北方典型四合院式宅院,各区域功能明确,前后院均有北正房和东西厢房,前院与后院之间有环廊相通。
该院落内发现6把十分精致的骨质戥秤,或用于称量药材或金、银等贵重金属。专家据此推测,该院可能是商民两用或临街开铺,临街房用于经商,院落供家人居住。
两进院落里发掘出土的5具人骨遗骸都没有正常埋葬,有的在床上,有的在房屋门前,有的在院子里,遗址内还出土了很多散落的人的碎骨。专家认为,人类碎骨的出现应与明末李自成义军围城和洪水毁城事件相关。
据文献记载,明末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3次攻打开封,第三次围城长达四个月之久,城内物资供应全部中断,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院落内散落有人的碎骨,原因尚不明晰,是否当时人吃人现象留下的遗迹,需进一步测试研究确定。”王三营说。
另外2具人骨埋藏于灰土层下,保存完好,仰身直肢,应是洪水毁城之前埋葬,埋葬于院落附近而不是墓地,这种现象也可能与李自成义军围城事件有关。
历史上,黄河水的泛滥曾数次给古都开封带来灭顶之灾,最为严重的就是明崇祯十五年农历九月十四日这次。史书记载,大水过后,“房屋尽倾,邑无居人”。
编辑:风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