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墓葬300余座
记者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至2015年11月,辽阳苗圃墓地共发掘墓葬300余座。
辽阳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300多年。最早名为“襄平”,战国时燕国在此设辽东郡,公元189年,汉宫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此后公孙氏政权偏安辽东,曹魏景初二年(238年)为司马懿所讨灭。
如此大规模的汉魏墓葬群发掘,在辽宁也很少见。墓群中的几座珍贵的壁画墓,均属于西晋时期,对公孙氏割据政权覆灭后的辽东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记者了解到,辽阳苗圃墓地位于辽阳市太子河区曙光镇南光委原辽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为配合辽阳市政府经济适用房工程,2008年5月开始,至2015年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苗圃墓地进行了3次大规模发掘,共发掘墓葬300余座。仅2015年从4月中旬始,至11月中旬结束,就发掘汉魏时期墓葬141座。
墓地主体为汉魏时期墓葬,依据形制可分为土坑竖穴墓、石椁墓、石室墓、砖室墓和砖石混筑墓5类,部分石室墓墓室内还残留有彩绘壁画图案及刻划图案。出土各类遗物约3000件,包括陶器、铜器、铁器、玉器、金银器和钱币等。
还存在少量辽金时期墓葬,依据形制可分为石椁墓、砖室墓和砖石混筑墓3类,出土遗物有陶器、瓷器、铜器、玉器、铁器和钱币等约50件。其中,发掘出土瓷器的烧制工艺与冮官屯窑址出土瓷器风格相近,且墓地与冮官屯窑址距离较近,推测该批墓葬出土瓷器由冮官屯窑址造。
辽阳苗圃汉墓是辽阳市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汉魏时期墓地。这些汉魏墓葬一般采用竖穴石板墓或砖室墓,随葬器物多为陶器,主要有瓮、罐、壶、盘、碗、杯、楼、灶、耳杯、长颈瓶等,个别墓葬随葬有青铜器、玛瑙器、金银器或漆器等,青铜器有铜镜、铜带钩、铜盖筒、铜管等。
墓葬结构复杂,建筑坚固,布局考究。砖室墓平面近梯形,均为单室,为长方形绳纹砖“人”字形铺砌墓底和立砌墓壁,楔形绳纹砖拱砌墓门楣和券顶,长方形墓室后部均有明器台,墓室结构较为简单。
值得重视的是,该地区的汉魏时期墓葬很有地方特色,多以石板墓为主,所葬入骨也多为多人葬,墓葬形制与出土的器物和距此不远的沈阳、本溪地区同期墓葬有明显区别,有些器形在其他地区未见。
辽阳汉魏壁画墓形成的时代早,历史跨度大,从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前后延续两三百年时间,尤其是丰富多彩的壁画和榜题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状况,是了解和研究汉魏时期辽东历史的珍贵资料。
壁画是用颜料直接绘制于石板上,有人物、马、牛车等图案。纪年墓的石板上刻划有“建安三年”、“茂安”、“以太安三年春三月十八日造讫师王休盛”、“闻此”、“郭师”、“张乐安曾得”等。出土随葬品约400余件,有壶、罐、长颈瓶、盘、灶、井、仓、奁、盒、铜镜、铜印、铜钱、玉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