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科矿冶遗址群居住遗址发掘现场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昨日揭晓。北京大庄科矿冶遗址群从25个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打破了北京25年来没有考古项目入选“全国十大”的历史。北京另外一个候选项目故宫明清建筑基址最终以几票之差落选。
大庄科矿冶遗址群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对延庆大庄科矿冶遗址群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该遗址群主要由矿山、冶炼、居住及作坊遗址等构成。考古发掘不仅发现了从采矿到冶炼的遗迹,并且找到了冶铁工匠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遗址类型比较系统、丰富。
大庄科矿冶遗址群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辽代矿冶遗存中保存冶铁炉最多,且炉体保存相对完好的冶铁场所,其基本形貌清晰可见,不仅炉内结构完好,而且鼓风口清晰可见。发掘所揭示的炉型结构为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冶铁高炉的炉型结构演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该遗址群的发现为开展辽代冶铁技术研究乃至中国古代冶金史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考古材料。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介绍,此次大庄科矿冶遗址群能够入围主要有两大原因。首先,辽代之后北京作为首都的朝代比较多,但此前很少发掘出与首都级别相应的重要遗迹,比如北京曾发现很多汉代墓葬,但汉墓在全国到处都有,这次“辽钢”的遗址规模、厂子本身的生产规模与首都级别都是相衬的,而且保存完好,可以让后世全过程了解当时的冶铁过程,弥补我国辽代研究比较薄弱的不足,这是“辽钢”入围的重要原因。此外,最近五年,国内对手工业遗迹考古高度重视,以及对隋唐以后尤其是宋辽金元的考古比较重视,也是“辽钢”入选的重要原因。
据王巍透露,此次候选的25个考古项目中,秦汉以后的占到了五分之三,当选项目也同样呈现这一特点,这与近些年考古项目大多伴随基本建设有很大关系,基建都在现代城镇,而现代城镇往往是宋辽金元以后的城镇所在地,所以每年发掘的项目中秦汉以后的占比越来越大。其次,当选的“十大”中,除了新石器时代外,从80万年前一直到明代的考古项目都有,时代范围是历年来涵盖最宽的一次。第三,当选项目呈多样性特点,不仅有历来最多的墓葬,还有作坊遗址、粮仓、冶铁遗址等,这也反映出近几年国内考古对手工业冶铁遗址等跟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比较重视的特点。此外,此次当选的十大项目中,云南、西藏、内蒙古、边疆等地的项目占了比较大的比重,边疆考古力度加大也是近年来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