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江南园林造园艺术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5-3-10
三、叠山理水,处理得当
江南园林的另一特色就是精美的叠山艺术和巧妙的理水手法。我们充分利用这个特色使“南园”更具有江南韵味。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代表的江南园林,大量借鉴了山水画的创作方法,从整体上看,它是反对称、反规整的,尽量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精炼而典型地再现自然的真髓,取自然山水之神韵,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明・计成《园冶》)的浑然天成之美。因此,叠石和理水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妙造自然的独特内容。
位于苏州景德路中段的环秀山庄,面积仅约2000平方米,但它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列为苏州名园,主要是因其假山。此假山由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所堆,他继承了著名山水画家石涛的笔意,因而所叠假山既有远山之姿,又有层次分明的山石肌理。其地虽不足一亩,却山势磅礴,峰峦叠嶂,池水萦绕,有巧夺天工之妙。环秀山庄假山最大的特点在于在咫尺空间中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真山真水的神形,使人身处其中犹如游览于大自然的山川美景,此乃空间处理之妙也。
四、巧于因借,强化景深
明末造园家计成在其名著《园冶》中提出“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给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即立足本园,借用园外有利因素,组织到园林景象之间。
巧于借景是园林空间处理手法的一个特点。利用借景的手法,使得盈尺之地,俨然大地。借景的办法通常是通过漏窗等形势使园内、园外处远近不同的景观有机结合起来,给予了有限的空间以无限的延伸,使人觉得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大园包小园的幽深空间,形成了空间多变、层次丰富的艺术效果,这种园中之园,曲径通幽,使你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却又“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使人产生了“迁回不尽致,云水相忘不乐”的乐趣。分页:[1] [2]
编辑: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