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阿斯塔纳古墓群又有新的发现,考古学家在阿斯塔纳古墓群外围墓葬中出土17件唐代陶盘和1盏泥灯。
2日,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副所长王龙在电话中说,阿斯塔纳古墓群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国居民的公共墓地,1959年以来,新疆考古工作者先后13次对其400多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王龙表示,去年7月6日,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在接到群众举报阿斯塔纳附近有疑似墓葬遭到破坏后,立即指派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和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的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勘察情况。在确定确属古代墓葬后,对其进行了发掘。
这个墓葬位于阿斯塔纳古墓群保护范围之外,属于外围墓葬。发掘中发现了众多陶盘和陶盘碎片,并对这些出土的陶盘碎片进行了修复,这才有了17件唐代陶盘。
“17个陶盘大小一样,形制一样,颜色多为灰色,比较精美。”王龙说,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将加强阿斯塔纳古墓群周围的监管和文物保护宣传力度。
对这个墓葬进行发掘后,考古学家推测墓葬年代大致为唐代时期。此外,墓葬存在着被盗挖的痕迹,这些痕迹时间较远,初步推测可能是解放前被盗,文管工作人员对比阿斯塔纳古墓群此前文物出土情况认为,这座墓葬内可能曾有文书,或已被盗。
据悉,阿斯塔纳古墓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数千件珍贵文物,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墓中数以百计的千年古尸,是研究历史上新疆居民的种族、民族特征的珍贵人体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