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故城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地处黄河中下游,东有鸿沟通淮泗,北依敖山临黄河,南面遥望京索,西过虎牢接洛阳,为南北之毂,东西之孔道。历史上,这里曾是“富甲海内,天下名都”之战略要地。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荥阳故城历史悠久,城内外历史文化遗迹、遗物丰富。为加快贯彻落实郑州市“中华文化园”项目工程建设及配合“荥阳故城遗址公园”的建设,郑州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联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荥阳故城城内外进行了考古调查和钻探。
根据调查及钻探结果,拟集中对荥阳故城A、B、C、D四个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其中,A点为冶铁铸造遗址发掘区,位于古荥冶铁遗址博物馆南侧、西邻古须路。B点为西城墙中部城门发掘区。根据对此区域的前期勘探发现,荥阳故城西城门中部城门外护城河有外凸现象,并发现有疑似瓮城迹象。所以,将该区域作为这次发掘的重点。C点位于南城墙西侧剖面。D点为南城墙西侧城门外。
本年度的发掘工作主要集中在A区,即郑州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的南墙外。发掘工作于2015年8月正式开始,截至目前共开挖有10×10米的探方9个。发现有夯土、窑址、水井、灰坑等重要遗迹,并出土有大量的遗物如铁器、陶范、陶器、铜钱、铁矿粉等。
现将具体情况分别加以说明:
夯土大面积的夯土主要集中在发掘区域的东部,呈南北走向,带状分布,共东西两个区域,两夯土带间距约5米。夯土较为坚实,夯窝明显,直径约10厘米。另在两夯土带的东部和西部上均发现有柱洞现象,东西对称。
窑址目前为止共发现窑一座,由于近代人类活动破坏,窑的顶部已无存,仅剩窑门、火池、窑膛、烟囱四个部分,由于长期的使用,窑已烧成蓝灰色。窑内出土有大量的陶片和陶范残块。另外,在窑址的南部,紧贴窑的南壁,发现有东西长约5米,南北宽约1米的夯土,推测为窑的工作台。
水井位于夯土带和窑址的中部,口径约1.6米,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清理深度为7米。值得说明的是,水井内出土有大量的冶铁所产生的铁渣和陶范残块。出土遗物主要为铁器、瓦片、五铢钱和陶范。铁器有锛、铲、锄、削刀等,主要为农业生产工具。瓦片有板瓦和筒瓦两种。陶范多残破不全,正面都遗留有蓝灰色的浇铸痕迹,从形制来看,主要为铸犁、犁铧和铲的范,其中一块陶范上刻有文字。
结合以上遗迹遗物,笔者推测,夯土带及大量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的发现,可知该处原是有建筑存在的。水井,窑址及其内大量陶范和陶器的发现,证明了该窑的主要用途为制陶范和陶器。由于发掘区域的北部有汉代冶铁的铁炉存在,故该区域可能与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内的铁炉等冶炼设备是一体的或为其配套设施,即手工业作坊区。
该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为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汉代的冶炼技术、手工业发展水平及工作流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荥阳故城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