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2.8万年
原物1963年山西朔县峙峪出土
长2.7厘米,宽0.9厘米
这件石镞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第一件石镞。弓箭是一种复合工具,一般是把镞附在箭杆上,使用时利用弓的弹力将镞与箭杆一起射向远方。除去适当的尺寸、锋利的尖之外,镞的底部设计最为重要,必须符合安装箭杆的要求,或有铤或镞底扁薄,或呈凹状,便于直接插入箭杆的夹缝中。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西峙峪和下川遗址中都出土了石镞,稍晚的内蒙古海拉尔遗址发现了更为定型的镞,证明我国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弓箭的发明与狩猎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是古人对以往工具技术的发展,也是原始狩猎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弓箭的发明也许与气候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旧石器时代晚期是最后冰期逐渐走向盛期并最终消失的时期,古气候虽有温湿、干冷的变化,但在距今4万年至1万5千年前的时间里总趋势是变得干冷,这使得捕获猎物变得日趋困难。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人类创造了比投索石更有效的狩猎工具,如投矛器、脱柄鱼镖等投掷工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弓箭。弓箭优于以往任何投掷工具,它能通过瞄准,提高命中率。弓箭的射程远远超过一般的投掷工具,可达80—100米,是猎获善于奔跑的动物如鹿、野羊、野牛、羚羊的有力工具。弓箭的发明和使用给史前人类的狩猎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