皤滩位于浙江的仙居县城向西50里处,早在公元998年前,这里就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个繁华的集镇。皤滩古镇是我国古代江南山区农村古镇文化的典型缩影,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农村集繁荣兴衰的不可多得的典型资料。
皤滩这条龙形十里长街在唐朝即已存在,明清最盛,民国始衰,兴衰始落,均本于永安溪。
由于永安溪上的五条支流均汇于此,所以此处水面宽广盛水期可由十多只大木船同时下行,最兴旺时,溪面曾停靠过500只商船。正应了那句断语:衰落源自强调。皤滩太强调与水的关系,于是在水运的盛衰里浮沉。李湘满这个地道皤滩人是这样说的:永安溪这个水由于上游开发的比较多,永安溪的河床抬高了,本来过去可以通船的,现在都不能通船了,皤滩本来是一个水路交通的中转码头就废掉了,这样一来皤滩就衰落下去了。
在皤滩古镇上大大小小的店铺共二百六十多家,风吹日晒了几百年,却依旧老样子。有经营食盐的“坤生官行”、经营中药的"松鹤长春"。此外在这些林立的商埠周围还嵌满了赌场妓院茶楼书场等一系列古时候的休闲场所,匾额上的店名都隐约可见。而李湘满,对此自然是如数家珍:整排的店铺都有石头柜台,石头柜台上面有招牌,像这个石头柜台上面写着蓬岛源流,说明这个地方是个中药店,蓬莱仙岛的源头嘛。这个石头柜台过去上面还有小栏杆的,同时每家石头柜台的小栏杆,它的雕花都不一样,好比说这家店是药店,它的小栏杆雕花都雕着什么东西呢。雕着李时珍采药、神农尝百草,都有关中药一类的东西。
石头做柜台,当然比木头耐用,肯定还有留住长久繁华的意思,于是独特的石制柜台就在皤滩扎了根。这里的石制柜台一般都是长2米高一米,由整块石头组成,而柜台外面的栏杆的图案保留了店铺的个性。
长长的古街上,一些呼吸着现代城市空气长大的年青人,嵌在古老的商铺前面,抓捕着历史的细节。远处斜阳昏昏,皤滩的清凉无人打扰,或许,只有继续沉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