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艺术 >> 总体布局 >> 正文
海珠望族 祠堂留芳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4-9-29

    专家介绍,潘家祠于1776年建成,是一座融合了闽南岭南建筑风格的祠堂。它坐东朝西,中间厅堂所用的青砖、右厝的蚝壳窗、左路的满洲窗等均为岭南建筑风格。然而,走进祠堂内部细看,其挑梁、熔、烟炙砖等又极具闽南传统建筑特色。祠堂的总体布局分为三路双护厝(中间三路,左右两侧为“从厝”)带后楼,格局与闽南地区的传统大厝的布局基本一致,“总的来说,潘家祠的建筑风格以闽南传统建筑风格为主,但为弥补闽南传统建筑相对岭南传统建筑较低矮的不足,升高了建筑的高度,并加建了后楼,在窗户等细部建设中装饰融入了一些岭南的元素”。


    梁氏宗祠:

    钟灵毓秀风水好

    梁氏宗祠位于黄埔村阜康里,坐北朝南,现存头门及天井。原宗祠为三间三进两衬祠,中座享堂中悬“咸正堂”堂名,是由清朝赐进士及第原充国史文颖两馆纂修翰林院编修定安张岳松题写。大门左侧衬祠为账房,总管家族账务;账房旁边设有马厩,年终岁末举行祭祖大典时,供远来族亲停车歇马之用;右侧有多间书房。左后东北角建有三层高的奎星阁,以振文昌。以传统堪舆学观点来看,整座宗祠前有照,后有靠,左有三星拱照,右有洪圣护法,左辅右弼,钟灵毓秀。但由于梁氏宗祠在建造时选用上等材料,结果享堂、后堂的青砖、石料,大都被拆去作修建水闸。现在的宗祠后座,则是族中赤子梁广尧1993年捐资重建。

    厚重黑漆的祠堂大门上横额“梁氏宗祠”四字,是清朝进士仙城鲍子桐题写。大门平时双门紧闭,由两侧青云巷出入,只有家族里办理喜事,或接待达官贵人,或有族人“作奸犯科”需处理时,才会洞开大门,以示家规严明。

分页:[1] [2]

编辑:樱花
 ·山西省古村落3500多个
 ·河南七宝将亮相非博会
 ·国庆游开元寺免费
 ·即墨雄崖古所保护修复
 ·广西罗城:仫佬族古村换新颜..
 ·新郑市跨越千年的宰相陈村
 ·景区寺庙排查消防隐患
 ·沈阳故宫外金水桥开始拆除
 ·泉州失窃文物疑现身浙江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