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陶瓷
辽代陶瓷
辽代陶瓷造型一般可分为中原形式和契丹形式两大类:其中中原形式的陶瓷器,主要有杯、碗、盘、碟、盂、盒、盆、罐、壶、瓶、瓮、缸以及棋子、香炉、陶砚、建筑砖瓦等,大都照中原固有的样式烧造;契丹形式的,多是仿照契丹族日常使用的皮制、木制容器而成,如鸡冠壶,又称“马镫壶”或“皮囊壶”,其造型不仅模仿皮囊的形制,甚至把皮件缝线、皮扣、皮条、绳环等物件也都逼真地仿制出来。这种壶式大体可分五种,即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其年代早晚,通常多以壶身所保留的皮囊形式多少来区分。又如鸡腿瓶,小口平底,腹上宽下窄,瓶身细高状如鸡腿而得名,它是契丹族专用的一种储藏器,在辽墓中常有发现。此外盘口长颈瓶、盘口长颈凤首瓶等也有着强烈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装饰上,辽代陶瓷较多地受到中原地区一些著名瓷窑,如定窑、磁州窑等窑场的影响,也以印花、刻划花、剔刻花等装饰技法为主。纹样题材常见有莲花纹、莲瓣纹、牡丹纹、蕉叶纹、菊花纹、卷草纹、葡萄纹、龙纹、人物纹、鱼纹、卷云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