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鼓楼又名边靖楼、谯楼,是代县的标志性建筑。因楼置鼓,又为安定边塞和极目赏景,故名,含有远眺警戒来敌的意义。从隋唐到明清,一直是代州治所驻地,也是山西北部的军事重镇。
初建的边靖楼通高约10米,楼分七楹,结构较小。经历过近百年时间,到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由于一场大火,将楼层的木构建筑全部烧毁。于是,当地官员又重新募资修建,将台基增高到4丈(13米多),楼身增高到8丈(近27米),通高增加到12丈(40米),依照原有式样,仍保留了7问楼阁。3丈(10米)的台基中,有南北可通的石券门洞,气势颇为雄壮。楼的四周,又建有廊坊,坊壁书录历年本州境内考取进士者的姓名。成化建楼之后,又经过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两次大修,更显雄壮。今存建筑基本保持了明清原式,台基高13米,长43米,宽33米,石券门洞纵贯南北。楼身高26米,宽7间,深5间,四周仍为廊坊。整体建筑规整精巧,雄浑壮观。登楼四眺,山河辽阔,塞上风光无限。楼上高悬“声闻四达”、“威镇三关”、“雁门第一楼”三块大匾,真实地描绘了她的雄姿。当地常将边靖楼与应县木塔、河北正定隆兴寺的铜铸菩萨像相比,有“代州鼓楼应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的谚语。边靖楼1954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06月25日,边靖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你登临鼓楼,细心地研究了她的建筑结构之后,再来到楼下,观赏—下代州城内各式各样的民居,室内家具的构置,那一排排结构谨严浑厚的房舍,那一组组做工巧致的家具陈设,与这鼓楼的建造工艺相互辉映,会使你联想到代州木工技艺的悠久历史,为之而惊叹、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