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陂雨霖村
来源:华夏经纬网 作者:严珏 日期:2014-8-12
明代藩王博物馆:
历史在此穿梭
走在明代藩王博物馆中,节孝坊、卢家老宅、舒家老屋、陈献甲宗堂一一呈现在眼前。穿梭在各个老宅中,仿若穿越时空,那些曾洒满欢声笑语的庭院、留下斑驳沧桑的青砖灰瓦、无不是记录和传承这座老屋生息繁衍的生动卷轴。这些隐匿在喧嚣之外,静静伫立在历史烟尘中的建筑,或许才是让我们读懂历史的关键所在。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明代220余位藩王中,楚、湘、辽、郢、襄等共44位藩王均受封在湖北,让湖北成为拥有当时藩王最多的地区之一。全国目前已发掘的10余座明藩王墓中,湖北就有5座。武昌龙泉山明楚昭王墓、钟祥明梁庄王墓和钟祥明郢靖王墓等,出土文物数量之多、文物之精美均列全国之首。这些丰赡的遗存,如今或实物、或模型、或图片等,汇聚在雨霖村的明代藩王博物馆中,展现千年尘封的历史。
有考古专家说,明朝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明藩王文化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还对湖北明清文化有着重要影响。但湖北已挖掘的藩王墓分散在武汉、襄阳、钟祥等地,所有建筑和文物也都保存于当地,不利于形成系统保护。通过兴建博物馆,将分散在各地的文物迁入馆内,将古建筑搬迁复建,对明代建筑和文物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水下考古基地:
水质好利于做研究
2011年4月22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十二五”文物保护发展规划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设工程——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武汉基地也落户在雨霖村。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孟华平介绍,国家水下文化遗产武汉基地占地100亩,这是国家内陆第一个水下考古研究的基地。
水下考古基地建成后,将聚集我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部出水文物和部分大型重点工程建设出土文物到此进行修复、整理、研究、展示。孟华平说:“基地放在这里,利于水下和出土的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另一方面我们这个基地就在木兰湖旁,借助木兰湖清澈的水质,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可就近做一些相关的培训、训练。”分页:[1] [2]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