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墙铁壁的宫堡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4-8-5
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县境内,象泉河南岸,在一座高300多米的黄土山上,曾经是古格王朝的宫堡。这座宫堡从10世纪至16世纪不断扩建,规模十分庞大。由王宫、庙宇、佛塔、洞窟组成;宫堡依山叠砌,从地面到山顶建筑物高度达300米,居高临下,地势险峻,气势雄壮巍峨;内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外有坚实的城墙,犹如铜墙铁壁,巍然屹立!
整个王国依山叠砌,遗址面积18万平方米,包括300多座房屋,300余孔窑洞及三座10多米高的佛塔,有红庙、白庙、轮回庙、枕不觉庙、王宫殿和集会议事殿等庙宇、殿堂。其中,尤以红、白、轮回三庙保存最为完好。各庙之内,还残留许多泥塑佛像和生动的壁画。高踞山顶的议事厅,已是王城中最为轩敞的建筑,但也大约只有半个篮球场大,目前仅存围墙,让人遥想其间曾有过的繁华、礼仪与纷争。 王宫遗址,分夏宫和冬宫。夏宫建在地面,规模很小,面积勉强及得上城里一室一厅的房间,由于年久失修,仅留断壁残垣。冬宫修在地下,现保存完好。是地道式建筑,盘旋通往山下,其间有一连串地穴式房屋,有了望孔、小窗,室内套室,洞中有洞,颇为复杂。在山顶上有一些开式暗道通往冬宫宫区,宫区中间是廊道,两边各有数十间居室,大小不一,都是窑洞。窑洞不仅是古格人生前的住所,也是他们死后的归宿之地。1997年-1999年,阿里地区文物抢救办公室曾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古格都城维修保护工程。既使是修复过的古格都城,也依然脆弱,抵御不了任何天灾人祸。在古格王城遗址,文物工作者不经意地看见一些也许是11世纪的经卷残页,用墨或金汁写就的,就那么漫不经心地被堆在废墟的角落。许多精美的、被数百年前虔诚的教徒持诵过的“擦擦”(婴儿手掌大小的圆形泥塑,中间塑有佛像、佛塔等,是信徒用来奉神的),也无言地裸露于游客好奇的视线中。
编辑: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