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黄瓜菁往前约数百米,达澡塘河。两条山谷,在这里相碰,构成丁字形的河谷,从距公路旁不远的瀑布至山谷交汇处,在长约250米、宽约三四十米的河谷两岸及河中,遍布热泉、沸泉、气泉,94至97摄氏度的高温热水伴随着蒸气,从悬崖顶上,从石壁中,从砂砾、乱石里,从河床深处,争相喷出,较大的露头约有十几处。有的热泉,水仅寸许,里边滚满圆形的汽泡,“卜突”有声,如数百枚乒乓球在盘中跳跃;有的池内,无数小泉一齐喷洒,像终年不败的玉树琼花;有的泉水从“狮子头”状的山崖上向外喷扬,形成几米高的半圆形水柱;有的从“蛤蟆嘴”似的岩石中喷出,水射数米外,飞沫犹觉烫人,泉边堆积了一片白得耀眼的泉水。徐霞客当年曾冒雨到这里游览,他描写其中的一个热泉:“如仰口而张其上腭,其中下绾如喉,水与气从中喷出,如有沪橐鼓风煽焰于下,水一沸跃,一停伏,作呼吸状;跃出之势,风水交迫,喷若发机,声如吼虎,其高数尺,坠洞下流,犹热若探汤;或跃时,风从中卷,水辄旁射,揽人于数尺外,飞沫犹烁人面也。”(《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热水泉之外,还有不少的热汽泉,它们有的如蛙鸣鼓噪,哇哇嘶鸣;有的如巨兽潜伏地底,喘息不停。在旁久仁,不禁毛骨惊然。遥望峡谷,只见一个个泉口吞云吐雾,热气蒸腾,直冲天际,使日月照之而光不明;进入菁中,但闻水汽交鸣,响声震耳,热瀑飞泻,沸泉喷涌。身临其境,才深切地感到“热海”的奇妙!
从澡塘河继续前行,翻过一个缓坡,便到被称为“一泓热海”或“大滚锅”的硫磺塘。这是一个直径约3米的盆形沸水塘。塘中有三个大的喷水孔,西北角的一孔喷出的水柱,高出水面约30厘米,使热泉如一锅终年鼎沸的开水,水温一直保持在96至97摄氏度之间,超过当地的沸点。热泉周围一片冒气地面,数十个小孔,不断喷出蒸气,这些热气与地中水气混合,越过塘的上空,形成高大的气柱,几百米外都能见到。池周的缓坡上已盖了几幢简易浴室,从塘中引出热流,兑上冷山泉,游人可免费沐浴。当地群众利用泉边的冒气孔,垫上稻草,蒸红薯、洋芋,约十来分钟就可熟透,还可以用来煮饭、炖肉。至于在“大滚锅”中煮蛋,立等可食。
更奇特的是这黄瓜箐、澡塘河、硫磺塘一带有时还会发生“山哼地吼”。每年八九月,这里微震频繁,这都与火山活动息息相关。据研究,这一带地下热储较浅,热泉温度随深入地表而提高。如黄瓜箐温泉,地表为94摄氏度,深入地下4米,即达104摄氏度。它的地下水热循环系统的温度,可能超过摄氏30O度。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