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文物古迹 >>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 正文
佩特拉遗址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4-7-21
 

    佩特拉遗迹有一条长约1.5公里的狭窄峡谷通道。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两米左右,两侧雕凿有洞窟和岩墓。纳巴特人是高超的水利工程师,在一线天的崖壁上排列着一条条为城市输送饮用水的水道。

    古城核心是一个大广场,广场正面是宏伟的哈兹纳宫。宫室凿在陡岩上,分上下两层,高约40米、宽约30米依山雕凿,造型雄伟,有6根罗马式门柱,直至洞顶。柱与柱间是神龛,供奉圣母、带翅武士等神像,虽多残缺,仍不失本来神韵。正殿后壁龛肃立着圣母像,栩栩如生。左右殿壁的壁画,色彩暗淡,但粗旷的线条依稀可辨。横梁和门檐雕有精细图案。穿过哈兹纳殿堂前面的小谷,有古罗马剧场遗迹。剧场后面有一处开阔地,城市房屋依四周山坡建筑而成,有寺院、宫殿、浴室和住宅等。

    南面半山腰的欧翁宫似是王室殿宇。拾级而登,只见半山岩石被掏空了,几百平方米的大殿不见一根柱子。后面的配殿肃穆而阴森,是历代国王的陵墓。欧翁宫的两侧是密如蜂巢的石窟群,分别作为寺院、住宅、浴室、墓窟。洞型和内部雕饰并不雷同,悬崖顶部的洞室富于诗意,白云缭绕,赛如鹊巢鹰窝。到了那里,恍若置身仙境。

    在哈兹纳宫开阔地四周是其他的陵墓及大厅,数量不比在岩石上开凿的人工岩洞多多少。向右,小路在崖壁中间较宽的地方延伸,崖壁上点缀着较小的墓窟,看上去像是岩石上的黑洞。<BR>平地上原来曾有许多民居,但因千年风霜侵蚀,早已荡然无存。遍地岩景天生自然,那玫瑰红、赭红、海蓝的斑斓色彩,似怪兽伏地的巨岩、如巨笔插天的石笋,绝非人造假山可以相比。人们把佩特拉叫做"玫瑰色的石头城",一点也不夸张。

    穿幽谷,爬上曲折的山道,便是佩特拉的博物馆,它负责对佩特拉遗迹进行发掘和保护。门口几尊塑像笑容可掬,馆内人兽雕塑美不胜收:绰约多姿的顶水坛少女、盛气凌人的壮硕武士、咆哮的雄狮、温顺的绵羊,一尊尊呼之欲出。馆里收藏的岩城文物,展示了古都昔日的盛况。

    佩特拉古城反映了纳巴特王国五百年繁荣时期的历史,古城多数建筑保留了罗马宫殿式的风格,表明古纳巴特人曾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因此,从古城的遗迹,我们可以了解古纳巴特文明,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罗马文化,是罗马文明研究的重要参考。公元3世纪以后,佩特拉城逐渐趋向衰落,之后古城湮没了一千多年。

    岩城现有100多名居民,一部分仍然住在洞窟里,他们就是纳巴特人的后裔,保持着祖先的习俗,身穿阿拉伯长袍,头缠红色带条纹头巾,妇女蒙着面纱。

    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保护措施,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使得古城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1982年,佩特拉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保护。相信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下,古城一定会以其雄伟壮观的身姿,屹立于大地,屹立于世界。

分页:[1] [2]

编辑:樱花
关键字:
按地域:
按类别:
 ·婺源清代老宅“搬”到南京河..
 ·揭秘“江门墟” 寻根百年情
 ·探秘南京六朝博物馆
 ·四川金川嘎达山悬空古庙壁画..
 ·北京将修缮通州运河古建筑群..
 ·古迹现平沙 石柱刻“钦定翰林..
 ·西外塔沱商圈达州商业的“百..
 ·800余件古籍文物9月9日起免费..
 ·邯郸邺城佛造像博物馆金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