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文物古迹 >>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 正文
阿旃陀石窟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4-7-24
 

    阿旃陀第二次开窟约在公元4、5世纪开始,当时该地是在瓦卡塔卡王朝统治之下,瓦卡塔卡王朝和笈多王朝有联姻关系,所以洞窟的浮雕和壁画也受到笈多王朝地区的影响。后期的塔堂窟有3个,即第19、26和29窟。洞窟正厅内的塔基大大升高,在塔基正面开出大龛,龛内刻高大的主尊佛像,主尊佛像和塔身连为一体,占去塔身正面绝大部分。第26窟规模庞大,前庭正壁有建窟铭文,铭文作者是高僧阿折罗,施主是当朝权臣。7世纪时我国唐代名僧玄奘在印度曾经拜访这里,他有精妙确切的记载,他写道,"爰有伽蓝,基于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面壑。"从中可以看出是一处深谷古刹。

    后期的僧房窟共有21个,形制的突出变化是在中厅正壁的正中向内增开一间佛堂。佛堂多数为前后两进,里间有庞大的石雕佛像。大部分僧房都有许多装饰,在中厅的顶部和回廊的外侧壁画满了壁画,正门里外和回廊列柱面都有细致繁复的浮雕。僧房也不再是过去的朴素无华,而成了富丽堂皇的佛陀壁画世界。

    印度古代绘画在阿旃陀石窟保存得最多,水准也最高,因而这里被称为印度古代绘画的宝库。后期洞窟的壁画以第1、2、16和17这四个僧房窟最多,这是因为僧房内能作壁画的壁面比塔堂窟多。由于洞窟建筑空间进深很大,光线进入很少,白天中厅里的光线也很暗,因而壁画才保存了新鲜的颜色,可谓琳琅满目。这四个洞窟的壁画是笈多盛期重彩画的代表作。窟内壁面的涂层,制作相当细致,平整的岩石面上先作两层草泥涂层。泥层表面砑光,再涂白灰浆,然后作画。所用颜料除炭黑外都是矿物质,所用的青金石蓝颜料从阿富汗输入,极为昂贵。调合颜料用的是水溶胶。壁画题材的分布也十分有规律,在前廊正壁和列柱画佛像和菩萨像,中厅四壁主要画佛传和本生。天花板画各种纹饰、人物、动植物和几何图形。这些纷繁的纹饰显示出热带环境下到处生气勃勃的景象,增加了中厅的华丽气氛。

    第17窟壁画保存得最好,佛传题材有从三十三天下凡和调伏醉象等等。故事画的构图是,每幅有若干情节和场面,其间用树木、假山、房屋和门庭等道具隔开。从整体来看,各场面还是混杂交错在一起,各情节间的时间顺序也不明显,这种构图也正反映了当时印度人的时间循环观念不清。第1窟壁画保存得也比较好,画面多用鲜明的对比色,画幅构图与人物描绘注重动态和表情,是阿旃陀壁画中水平最高的。在中厅正壁佛堂门的一侧画有一个手持莲花的菩萨,菩萨宝冠上插满首饰,表情庄重。菩萨右手持莲花,身体的颈、腰、臀三处各有一个折弯。菩萨的左右两侧有妇人和武士侍奉。故事发生在山林之中,这描述的正是佛教所追求的理想世界的宁静与平和。笈多王朝的绘画对中亚和对我国新疆的石窟壁画也有影响。1983年阿旃陀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分页:[1] [2]

编辑:樱花
关键字:
按地域:
按类别:
 ·乡村拆迁现康乾石碑和两尊古..
 ·恢复千年古寺开福寺历史风貌..
 ·无锡一村庄拆迁发现三块清代..
 ·广平水陆画入选国家非遗推荐..
 ·琐园村乡土文化馆有声有色
 ·丝绸之路东段发现多天井壁画..
 ·郑氏十七房变身酒店景区也将..
 ·太原投资约7408万元复建太山..
 ·扬州古建“基因库”又添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