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 亦峡亦景 景城交融
来源:重庆日报 日期:2014-7-31
据统计显示,2014年1-6月,云阳县全县接待游客102.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27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94%和24.09%。其中团队游客11.3万人次,占全县游客总量11%,同比增长17%。核心景区增长幅度更是喜人:龙缸景区接待游客16.9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05.5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3%和220.3%;三峡梯城景区接待游客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33%。
云阳旅游大数据大幅度飙升的同时,旅游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日益显现。随着游客数量持续增长,过夜游客数量暴增,县内酒店、宾馆、招待所等住宿接待单位爆满,入住率高达75%,带动住宿、餐饮等行业收入增长达17%。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获利的还有当地居民。在景点登云梯下经营小卖部的当地居民老陈感受强烈。
“这两年小卖部的生意是打着滚地往上翻,从上半年看,估计今年收入又要翻番了。”看着店里络绎不绝的游客,老陈脸上笑开了花。
云阳县副县长张定安透露,接下来云阳将进一步深入挖掘旅游精品,优化经营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大力培育与上下游产业的联动性,做大产业规模,提高云阳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加快推动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梯城创建成功景城一体生态经济民生齐迈进
城既是景,景亦是城,将整座城市当着景区来建设,如此气魄体现了云阳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心。三峡梯城景区正是按照这一思路打造,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三峡梯城的成功事实上也是云阳景城一体这一发展思路的成功。早在旧县城移民搬迁的时候,云阳就已经为打造景城融合埋下了伏笔。
云阳是三峡移民大县,为给新城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在移民搬迁时对新城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和设计,经过10多年云阳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建设打造,成就了今天半城生活半城景的美丽云阳。
去年9月,在被纳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后,云阳县委、县政府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三方面相结合,在大力打造生态环境的同时,借助生态资源的优势加速旅游产业发展,并采取切实措施改善新县城居民的居住和休闲环境。
“三峡梯城正是这三者的融合点。”云阳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旅游开发中,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城市建设成景区的战略发展构想。将城市当景区来打造,让游客旅游在城中,让居民生活在景中,这对推动经济和改善民生均有深远意义。
如今三峡梯城景区已经成为云阳居民休闲和游客观光的必到之处。景区中花、树、石、梯、楼相得益彰,山、水、林、寺、游交映成趣。主要景点磐石城、三峡文物园、登云梯、龙脊岭公园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共有18处之多,对游客而言,这里是自然资源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旅游胜地。分页:[1] [2]
编辑: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