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章简公祠 岁月如白驹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成小珍 日期:2014-7-30
600多年历史曾做过学堂
同章简公祠,归车陂第十四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和使用,是社里大大小小活动、居民自治的一个场地。车陂十四社老社长简应时,给记者讲述了该祠堂的历史。
按老人的说法,同章简公祠已有600多年历史。清乾隆元年(1736年),祠堂第一次重建。清嘉庆十八年(1831年),第二次重修。1936年后,无偿提供给国家办学,供广州市第十八中学使用,直至90年代中期。2002年重建,砖混结果,重建后为族人康乐活动中心。
记忆中,大约是上世纪70年代,简伯当时近30岁,是生产队长,记得每年收割禾苗,还将收割的稻谷摊在祠堂里晒干。到80年代,学校出租祠堂场地,开起了纺织厂。当时的祠堂变得破破烂烂,屋顶仿佛都要塌下来。经济社的老人们眼见如此,找学校协商,表示祠堂既然借给学校使用,就只能用来教书授人,否则要拿回来。经多次协商,2000年,祠堂归还给十四社。
重新接手同章简公祠,经济社筹资200多万元,重建了祠堂。2012年,又花了100多万,将祠堂修饰一新。
多次重建古朴清雅犹存
青砖碧瓦的同章简公祠虽然经历了几次重建、重修,已不是最初意义上的老祠堂,但其古朴、清雅、庄重,却沿袭了下来。
据介绍,同章简公祠为中国传统的庭院式砖木结构,两廊三厅两天井,布局严谨,轩昂雄伟。祠堂内精美的石雕、灰雕、砖雕、木雕俱全,屋顶上有碌灰筒瓦和印有“金玉满堂”、“寿”字纹饰的瓦当。内部金碧辉煌,斗拱、厢房墙上装饰了精美的陶瓷花窗,图案既有五子登科等故事,也有仙鹤、宝瓶、葫芦等,寓意吉祥、多子多福。
“龙图启瑞燕翼贻谋”,正门门匾为整块花岗石,上有“同章简公祠”,字体苍劲雄浑。大门两侧有花岗岩石鼓,厚重坚固的两扇红木大门上彩绘威武的门神,珠三角地区著名门神画师林宏炬画的秦叔宝、尉迟恭全副武装,威风凛凛地分左右。
祠堂第一进是天井,第二进为中堂,堂正中悬挂“燕天堂”木匾。这里无论是木屏风还是两侧挂着的贺牌,无不金碧辉煌、金光灿灿,十分大气、贵气。第三进为祖堂,正中为拜桌,上供奉着族人祖先的牌位。分页:[1] [2]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