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阿县鱼山镇后殷村现百年老宅
来源:聊城晚报 作者:赵艳君 日期:2014-7-28
辉煌百年老宅做工考究时所罕见
东阿县鱼山镇后殷村约有500户人家,算是一个小乡村。村东头有黄河水在此经过,时下正值炎夏,村头巷尾很少能见到村民的身影。
因为早已没了最初的气派和威严,村子里这处破落的老宅子很少能吸引村民的注意,因此,想打听一下有关老宅以及原主人的情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东阿县文史专家刘玉新说,从外观看,这处老宅始建于晚清民国时候,因为距离黄河很近,宅院房屋的地基除了用石头垒砌而成之外,相比其他民居,又加高了一米半有余,目的应该是为防止水患来袭。
刘玉新说,这处老宅一律是青砖到顶,可想而知,相比较于同时期民居的里墙土、外墙砖结构,青砖到顶必然会让房屋更加牢固,当然,这其中的造价肯定也高一些。
几经努力,村中热心村民殷庆坤,跟远在北京的殷氏后人殷培厚取得了联系,因此也了解了这处大院曾经辉煌的过往,以及殷氏家族发家的不易。
年近九旬的殷培厚回忆说,老宅应该是其祖辈所建,100多年前,其祖父殷际连靠卖饼一步步发家,家族产业最鼎盛时,拥有良田八、九百亩,大型牲口十余头。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殷家老宅共同房屋近百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老宅的几处院落中,三层建筑有2座,五层建筑有1座,此外,还建有东西两处四合院,其中,在西四合院,可以“前看瓦屋后看楼”,而东四合院里,又建有地下储藏室。
殷庆坤说,不要说是在他们的村子,即便是周围十里八村,也是非常罕见的。可以想见,当时,这样一处霸气十足的深宅大院,承载了人们多少艳羡的目光。
如今,村子里的人都已记不清,殷家大院的后人是什么时候离开此地,从此不再居住于此。但大家都还清楚地记得,这处院子曾经被作为县黄河河务局的办公地点,待到河务局工作人员迁出后,这里再也没有人居住过。分页:[1] [2]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