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拆迁现康乾石碑和两尊古石像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张建波 日期:2014-7-23
不久前,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保健村在拆除一处观音堂时,意外地发现三块清代石碑和两尊古石像(观世音、弥勒佛)。记者多次采访发现,石碑年代分别为康熙二十七年十月(1688年10月)、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1702年12月)、乾隆三十三年四月(1768年4月)。内容涉及皇帝圣旨、运河治理、开凿泄洪等情况记载,石碑保存完好,古石像亦保存不错。
惊!古村落发现石碑、石像,记载了清代治理大运河的历史情况
近日,本报记者连续三次探访了保健村,终于在该村一家不起眼的企业车棚里亲眼目睹了石碑的风采。记者仔细辨认后发现,三块石碑均为青石刻制,上面的年代各不相同,碑文是楷书,笔法古朴,同时还有精美的装饰纹饰。石碑表面虽有极小部分的磨损,但大部分碑文内容仍清晰可辨。
记者对三块清代石碑进行了实地测量,发现其中康熙二十七年的石碑长1.6米、宽0.72米、厚0.18米,康熙四十一年的石碑长1.5米、宽0.68米、厚0.18米,乾隆三十三年的石碑长1.12米、宽0.56米、厚0.2米。从石碑上的文字内容看,是康熙、乾隆的圣旨,以及地方政府奉旨治理水利的大致内容,对研究京杭大运河文化极有文物价值。同时,还对当时当地的社会情况记载详细,文章颇具文采。另外,从书法角度讲,笔法讲究,刻工不错。“可以说,石碑既有历史文物价值,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与此同时,两尊古石像的造型也颇为古朴。据目测,每尊大约0.8米高,与青石刻制的石碑颜色颇为相近。令人费解的是,好端端的两尊石像被村民送到宋帝庙后,被几位虔诚的佛教徒涂上了金粉调和漆,还美其名曰为“重塑金身”。
编辑: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