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石碑的暂时保管人强先生介绍,保健村住基村民小组位于直湖港旁边(观音堂也在此处),北临运河,南通太湖,属于当地政府水利工程改造区域,拆迁是必然的。不久前,拆迁公司的挖掘机在拆除这座清代观音庙时,意外发现了三块清代石碑和两尊古石像(观世音、弥勒佛)。
记者了解到,三块清代石碑中,康熙二十七年的石碑长1.6米、宽0.72米、厚0.18米;康熙四十一年的石碑长1.5米、宽0.68米、厚0.18米;乾隆三十三年的石碑长1.12米、宽0.56米、厚0.2米。同时被发现的两尊古石像造型也颇为古朴,每尊大约0.8米高,原本与青石刻制的石碑颜色颇为相近。
令人费解的是,好端端的两尊石像被洛社当地村民送到宋帝庙后,被几位虔诚的佛教徒涂上了金粉调和漆,还美其名曰为“重塑金身”。
“幸好这三块清朝石碑被砌在观音堂墙里不容易被发现,不然的话,也早就被人为破坏了。”保健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人称,以前村里曾经有不少“老物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拆迁力度越来越大,老房子越来越少了,有价值的东西也毁掉了不少。
对于如何保护这些清代石碑、古石像,洛社镇文体站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洛社是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重要水陆码头,工商业发达,素有小无锡之称。这次发现康熙、乾隆年间的石碑,古石像,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目前已报告上级文保部门,并联系相关的文物专家对石碑、石像进行考证,然后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上述负责人称。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