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特鹿石遗存现身三海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春海 日期:2014-7-21
位于新疆青河县东北部查干郭勒乡阿尔泰山分水岭的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2013年曾诞生了一项重大考古发现。
近日,记者获悉,三海子考古队发表了进一步的研究成果——《新疆青河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考古新收获》。
据悉,2001年6月,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新疆文物局的批准,2013年6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和青河县文物局组成的考古队首次对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开展考古发掘。对此次发掘,《中国社会科学报》曾于2013年7月31日刊登报道《三海子遗址群初揭神秘面纱》。
三海子地区西与蒙古国接壤,海拔2700米,总面积达596.16平方公里,大致呈东南-西北方向,在南北长32.4公里、东西宽18.4公里的范围内,有边海子、中海子、花海子三块大小不一的谷地。海子,在蒙古语中为“湖泊”之意。每个谷地中有一片水域和湿地,均由周围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雨水下流而成。根据鹿石的风格和图案分析,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主体的时代范围可能是公元前8至前6世纪,个别遗存的时代可能相对较早或者较晚。
2013年发掘的是花海子湖边高地的一个大型石围石堆遗址——花海子3号遗址。整个遗址东西直径77.8米,为三海子地区第二大遗存。此次考古发掘工作还邀请了地理信息系统、古代地理环境和考古物探的专家参与。根据多学科初步的研究结果,三海子地区文化遗存的重要性被揭示出来。
首先,遗址群规模宏大,类型丰富,保存完好。分页:[1] [2]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