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407/2014711102724891.jpg)
![](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407/2014711102735738.jpg)
高邮龙虬庄遗址
1993年,高邮龙虬庄遗址的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大遗址”。遗址发掘出的陶盆口沿残片上的陶文,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但至今为止还没有能够完整释读出来。昨天,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与文物鉴定专家、古文字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鹏飞先生对其进行了解读,他认为“虽然现在还缺少相互印证的关系,但陶文应是加密符号,与数字动物属主有关”。
8个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
“肯定是文字,且为一段完整文句”
1993年4月至1996年4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江淮之间的高邮龙虬庄遗址先后进行了4次发掘。第一次发掘时,于河边采集到一片磨光泥质黑陶盆口沿残片,上有8个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刻文为两行,左行四个近似甲骨文,右行四个类似动物图形。刻文笔画纤细,技法娴熟,通篇包含一个完整的意义。
这是继山东省邹平县丁公遗址发现距今4200年至4100年之间龙山文化晚期的刻文陶片之后,又一次极为重要的考古发现。该次发掘的情况于1993年9月5日在《中国文物报》作了报道之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评为“一九九三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94年2月6日的《中国文物报》公布评选结果时,对龙虬庄遗址的刻画陶文作了如下介绍:“在遗址上采集的陶盆口沿残片上,有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对探究中国文字的起源亦十分重要。”之后,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松丸道雄先生以《中国四千年前的文字》为题,在1996年3月1日的《朝日新闻》上作了介绍,称之为中国尚未公开的至宝。中国古文字学家周晓陆著文说:“这肯定是文字,且为一段完整文句。”